background image

态模型所示。该模型与现有蓄电池模型多偏重于描述电池的容性特性不同,串联加入了一
个电感来描述高频状况下蓄电池的感性特性,本文把该模型作为控制对象(蓄电池)。
  4. 2 基于 MA TLAB 的系统仿真
  根据上述分析和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在 SIMU LINK 窗口建立仿真模型,进行阶跃
仿真。
  5 系统软硬件设计
  5. 1 结构
  智能快速充电系统的硬件结构所示。该系统的核心是 Intel 高性能微处理器 80C196KC
和 Xilinx 公 司 的 SpartanⅡ 系 列 FPGA 器 件 , 它 们 的 时 钟 频 率 分 别 为 20 H z 、 40 
Hz.80C196KC 主要完成:模拟数据的采集、充电电流控制的运算、通过 FPGA 内的双口
RAM 实时读取充电电流值、通过计算再将所得电流指令值送回双口 RAM 中、通过串口与
上位机通信。FPGA 主要用于地址锁存、片选信号的译码输出、硬件故障保护、查表逻辑 、
PWM 波形产生和双口 RAM 的实现等。双口 RAM 是用来和 80C196KC 快速交换相互需要
共享的数据,增强整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用 FPGA 的开发软件很容易实现。
  5. 2 软件设计控制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主程序、去极化子程序、采样
子程序、模糊 PID 自整定控制算法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
  6 实验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和设计,笔者在 1 台样机上进行了实验,样机参数:额定交流输入电
压为 220 V,输出电压为 12 96 V 可调,最大充电电流为 160 A,最大输出功率为 16 kW,
效率为 95%.
  导通占空比,充电电流的实时跟踪效果非常好,纹波系数仅为 2%左右,说明所设计
的控制器较为理想,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充电过程中电池(电池失误废弃化研讨剖析)端电压(上方曲线)和充电电流(下方
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可以看出在充电过程中,尽管电流有下降的趋势,但其端电压
却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的结果所引起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暂停后
重新充电时,端电压有一个突然上升的过程,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可以看出充电过程中适时暂停,大电流放电后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明显变大,说
明充电过程中加入暂停放电环节后,确实能够有效地控制极化现象,提高了蓄电池的可
接受充电电流。
  实验结果说明,本系统以 80C196KC 和 FPGA 相结合构造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利用
实时在线调整参数的智能控制算法,在充电过程中适时地放电以控制极化现象,能最大
程度地发挥蓄电池的能力,从而缩短了充电时间,提高了充电效率。但由于调制开关的复
杂性和高成本,本系统在小型系统中难以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