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模糊,因而其计量指标也不确定。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导致企业所有

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他们共同参
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企业长远发展的,
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
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

“企业价值最大

”不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

理的指导作用并不大。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要求

1、财务管理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总目标。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这是企业的重要本质属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应以提高经济效
益、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为总目标。而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就要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才能具备
继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只有合理、有
效地使用资金,企业才能获利。

2、财务管理目标应协调各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

随着经济学界契约理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把企业视为一个契约网络的观点,这种
契约关系主要有: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
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要素所有者的地位,现代企业不再仅仅属于股东,
而应归属于各利益关系主体,如债权人、股东、员工等等。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
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加签约的各方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另外,从
“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关系看,各契约关系的主体都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他们的收益
大小与其承担的风险高低相对称。所以说财务管理目标应力求使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3、财务管理目标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社会责任。企业在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谋
求利益的同时,更应担负起其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考虑其经济行为对国家、社会、
公众的影响,才可能把

“蛋糕”做得更大。也就是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为此作出经常性的努力。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它的内涵是处
于均衡状态的出资者权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企业或企业财务管
理在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上保持平衡。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国
情的财务管理目标。

1、符合我国企业理财目标模式的三项基本要求。

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