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势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国际贸易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内容应涉及经济学、国际贸
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国际商法、物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
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经贸英语、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货
运代理、集装箱码头业务与集装箱运输及管理等。在新形势下,物流经济学、国际货运代理、
集装箱码头业务与集装箱运输及管理等课程的重要地位应得到相应的体现。学生在校期间,
应通过外贸流程软件模拟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做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基础课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除了开设大学英语外,还应开设高级
英语等课程,涉及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同时应开设多种外语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基
础课设置上:(

1)减少政治、体育等课程的设置,增加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可设置英语作

文、文学、自然科学、世界历史、高等数学、公共交流、商务计算机等课程。(

2)重视公共基础

课中的选修课,多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如美术、文化、音乐等课程。(

3)在公共基础课中,

增设自然科学学科,包括天文、生物、化学、地理、海洋学和物理等。(

4)公共基础课难度适

中,要符合专业学习的需要。如商学院数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为后期的经济学打基础,
因此要强调基础性。

专业基础课程可开设职业交际(如写作调查报告和多媒体演示等)、经济学、国际经济

学、概率论、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营销学原理等课程。

 

  专业课在专业课设置上,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
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
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用性。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除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贸易)和国际营销学等比较重要的课程外,还可开设国
际会计和金融报表、跨国公司金融、国际银行管理、国际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商务法律与政策、
国际商务伦理、跨国管理、跨国公司战略、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政策、国际管理比较、
全球政治环境中的商务活动、国际产业发展策略、国际物流和运输管理等课程。

 

  实验与实践教学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
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这样,学
生先经过网络模拟实验后再进入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
室可以实现从商务谈判开始到贸易结束的全程场景再现,包括合同签订、制单审单、催证改
证、投保报关、报检报验、船舶洽租、订舱托运、交单结汇等,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
力和适应贸易环境的能力。合理安排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实习形式包括:

1)商贸实习。让学生走出去,到商贸流通领域了解商贸活动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获

得一定的通用职业能力。(

2)行业见习。参观外贸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了解进出口业

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3)专业讲座。请有实践经

验的企业界人士为学生讲授实际工作以及经常遇到的操作性问题,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

4)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

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
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
订共建协议,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