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却认为各国贸易模式的确定,即各国应分别生产何种产品,取决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政府
政策和各种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例如:一国由于新发明的诞生,专利保护等首先进入了国
际市场,并达到了一种规模效益,便使得他国由于成本劣势而难以进入,所以,

“规模行业

中不确定事件引起的产业先期建立和市场先期进入,可使厂商赢得比较优势。

这种不确定性便为改善贸易结构而实施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克鲁格曼指出:

“政府对

贸易的干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更符合国家利益。

”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战略贸易政策。

二、关于优化贸易结构的理论
(一)战略贸易政策。战略贸易政策最初是由斯宾塞和布兰德提出来的。传统的贸易政策以
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为基础,主张自由贸易。然而,对完全竞争的结构市场的背离往往
使市场处于一种

“次优”状态。这种次优状态使得许多潜在的收益不一定能实现,从而使自由

贸易政策失去了其最优地位。加之上述不确定性,更为适度的干预提供了某种理论上的支持。
最常用的例子便是国际飞机市场中波音与空中客车的竞争。由于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存
在,市场份额对厂商的重要性超出了收入分配的重要性:抢先占领市场,便能获得超额利
润。
从这一理论出发,一国若想改变其贸易结构,便应选定一些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
有效的政府干预,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但是,如何选定这些行业与部门?一窝蜂的单纯追求如微机等的一系列高科技产业是否有
效?就落后国家而言,为赶超发达国家而一味投入大量资源追求发达国家所追求的产业,
这种选择就成本和效益而言,是否明智?因此,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时候,应考虑是否
应该同时回归传统贸易理论,从本国资源出发,选择有效的

“战略贸易”目标,较早地取得

成本优势与规模效应。
(二)竞争优势理论。几乎与克鲁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

·波特

提出了

“竞争优势论”。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波特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和

《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角度论述了

“竞争力”的问题,对传统理

论提出了挑战。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波特更着眼全球范围,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从长远角度考虑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
势。
波特认为,一国在某一行业取得全球性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即生产要素;需
求情况(一国的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基本
因素连同两个辅助因素(机遇与政府作用)共同决定了一国是否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产生竞
争优势的环境。
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基本要素与高级要素。 前者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
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先天拥有的或不需花费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后者则指需要通过
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够创造出来的,如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波特指出,虽然

“要素禀赋决

定了比较优势

”,但是对于竞争优势而言,高级要素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取得“高级

比较优势

”的关键。一国基本要素的不足,可以通过高级要素获得补偿。例如,劳动力不足可

以用生产自动化来解决。但是,如果在高级要素上处于劣势,却无法用其他方式予以有效的
弥补。波特同时指出,一国的高级生产要素是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基本要素的劣
势,又有可能对一国形成压力,刺激创新。
2、 需求情况:波特认为一国的国内需求对于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国内需求大,
有利于促进竞争,形成规模经济。而国内需求的

“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高品味的、挑剔的消费者有利于向国内生产者提供高档需求的信息。
3、相关与支撑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孤立地发展,发达的、完善的相关与支撑产业,有
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产品信息,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