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主体单独采取的单方面行为。

 

  (

5)审计合谋时间具有持久性。审计合谋行为一旦发生,往往很难被社会公众和监管

部门发现。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怀抱侥幸,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重复

“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到公司购买审计意见到审计信息失真

”的过程,他们之间因为合谋利益的存在而形成一种利

益共生体,从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其发现或被曝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 审计合谋环境 

  

3.1 审计合谋环境的国际视野考察 

  

20 世纪 70 年代,新自由主义的抬头与后凯恩斯主义的衰落,导致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逐渐放松了对金融,能源等垄断行业的各种管制,使得原来垄断经营的行业如
电信、电力等的竞争力日益加剧,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增加了资
本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使
得证券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交易变得日益虚拟化和电子化,相应的组织结构变得异常复杂,
网络经济开始脱离于实体经济独立运行,从而加剧了产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动荡性。

 

  垄断行业管制的放松在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财务报告舞弊的孳生提供了原动力。以电信业为例,放松管制主要表现为淡化电信专营权,
强化反垄断法律的实施,培育市场竞争的氛围,主要表现在通过分解原先占垄断地位的电
信企业,形成更多的电信企业,从而使电信行业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同时,对电信高额利
润和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电信市场,促进电信业的投资急剧
增加,导致电信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电信企业为迅速成长需要规模扩张,二
规模扩张需要巨额的资本支持,以保持技术更新、扩大基础网络设施,而从巩固和增加客户
的数量。显然,依靠内部积累资本满足这种需要,不是不可能就是速度跟不上,因而采取外
延战略能够得以实施,就需要维持较高的股价,以保持高速增长的形象,才能吸引投资者
进一步投资,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财务角度看,满足其盈利预测的需要。因此,当实际经
营业绩达不到财务分析师的

“预测”时,唯一途径便是会计造假。事实上,世界通信的崛起轨

迹及其相应的财务报告舞弊萌发,就是沿着这种路径进行的。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层出不穷,使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显得捉襟见肘,更重要的
是使以

GAAP 为基础的会计监管变得无能为力。例如,各种表外融资工具的创新和经过特

别设计的交易方式与载体,可以轻而易举地规避掉

GAAP 对这些交易产品进行计量,记录

与报告和入市加以反应与监管的要求,财务报告舞弊由此滋生。在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中,
利用精心设计的特别目的实体(

SPE),通过模糊企业边界,轻而易举地将美国 FASB 对合

作财务报告

3%的合并范围规定规避点达到帐外转移债务、粉饰企业经营业绩的目的。 

  

3.2 审计合谋环境的中国背景 

  与西方国家不同,一股票市场为代表的新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于发展不是市场经济自
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基于体制内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单一、效率底下,通过引入新
的融资渠道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层次改革和建立新的治理机制需要的结果(施东晖,

2001)。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显著的进步,无论是市场规
模和水平,还是其内部机构和功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进,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
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其他新兴证券市场一样,出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证券市场仍然
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小、深度浅、换手率高、投资行为短期化、投资者不注重
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股市泡沫严重、市场弱势有效、证券监管措施简单化、不存在对高质
量审计报告的资源性需求、受政策的影响严重等。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深度不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小。其次,中国证
券市场中的换手率高,投资行为短期化现象严重。再次,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仅达到弱势
有效性程度,证券监管措施简单化,不存在对高质量审计意见的自愿性需求。最后,转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