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理财产品的发行会继续升温

,还是纳入“表内监管”之前的最后疯狂?我个人认为短期内发行

数量可能稍长

,但长期来说必然会减少。 

  

2.银信合作模式或走高端路线 

  信贷类理财产品是银信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

,虽然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发行量受到

一定影响

,但我认为,该类产品并不会从此沉寂,而是将变换一种操作模式,继续“创新”的脚步。

原先的模式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产品

,信托公司通过转向购买这家银

行的信贷资产。银监会新规规定

,信托公司不能再购买同一家银行的产品,因此现在的模式转

向了购买其他银行的产品。也就是说

,相对于原来的参与方,又多了一家或几家别的银行。但值

得注意的是

,这种模式需要找另外一家银行来参与和对接,因此交易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大,其

中最大的难题是

,由于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不一样,互换存量信贷涉及到对贷款项目风险的审

核和信贷资质准入问题。这造成互换存量信贷在理论上行得通

,但实际操作上难度大。

  今年

2 月份发行的 80 多款信贷资产类产品中,20 多款属存量贷款,以 A 银行购买 B 银行

存量贷款后包装成理财产品的形式发行。这似乎表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消化后,银行形成

了行动上的默契。而用这种方式发售产品的

,主要涉及的是大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股份制银

,他们对对方的信贷标准都比较认可。现在主要是对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大行的要求比较严

,与小银行互换信贷采取不做的措施。 

  

3.预期收益率有望提高 

  为了吸引投资者

,银行应该适当提高预期收益率。 

  

4.期限更趋于短期化 

  因为新增信贷仍能包装成理财产品

,存量信贷也逐渐找发行的变通之术,因此虽然目前信

贷产品的发行量远不及去年水平

,但仍占据每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半壁江山。由于今年

国内资本市场动荡愈加剧烈和频繁

,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仍

然很大。由于仍处于低利率状态

,当前发行的信贷产品,投资期 3 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约

2.5%,3 个月至 6 个月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 3.1%;6 个月至 1 年的为 3.98%;1 年期的可达

4%~5%,2 年期的 5%多,3 年期的在 6%左右。由于很多投资者存有较强的加息预期,因此现在
多青睐短期的信贷类产品。现在多做

1~3 个月的信贷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兴胜 钱金叶:《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 [J],中国城市金融,2005 年 03 期 

  

[2] 骆 雨:《人民币理财产品并非投资良机》 [J],金融经济,2005 年 03 期 

  

[3] 孙 飞 陈 兵 蒲 实:《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探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C],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