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科层制、偶然论或系统论)。从一种选择性视维(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视维)
来批判一个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构建过程。这种批判假定:人类的理解和行动过程不
能仅仅被简化成科学(或实证论)的探究。而且,为了恰当地把功能主义理论置于范围更广
的行政文化视域中,我们就不得不寻求一个一般性的人类理解理论,并将几乎从每个点上与
普遍接受的或经典的理论进行对比。
德国哲学家狄尔塞

(WilhelmDilthey,1833-1911)曾介绍过一种研究社会和文化的新方法。

他强调,从学者们用以探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而言,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
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之处。自然科学家运用普遍法则来试图阐明某种现象;而人文学科和社
会科学学者则试图通过一些确定的经历,并依赖研究目的,来理解某种现象。如此一来,狄

尔塞就把诠释理论带进了 历史知识和人文科学的哲学境界 ,其中阐释人类活动的方法基
本上是心理的或直觉的。
胡塞尔

(EdmundHusser 

l,1859-1938)

则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经验主义科学)批判成以 幼稚的客观主义

(或现实主义)来看待社会现实。他特别是对 自然主义 (经验主义或实证论)在哲学探索

中企图建立真理持否定态度。胡塞尔强调理解 生活世界 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观察体验认知
的平凡世界和即得经历的重要性。这个生活世界被看成是活生生

的和俗世尘嚣的世界,胡塞尔将其形容成并赋予了这样的内涵:我们人类正经历变化着的事
物、期望、情感和观念等等。这个尘世和生活的世界先于所有的内心反省而存在,并且我们必
须做如此理解:这个尘世赋予在其中发生的其他所有可能经验世界以意义。
狄尔塞和胡塞尔作为诠释学和现象学哲学家,对进一步推进解释视维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
响力。其他持解释视维的西方思想家,如海德格尔

(Heidegger)、萨特(Sartre)

、梅洛 庞蒂

(Merleau-Ponty)、米德(GeorgeMead)和泰勒(StevenTaylor)等,通过批判自然科学式探
究的预先假定,以及通过提倡发展总体上理解历史、文化、语言、传统和人类现象等的新兴方
法,来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但是近年来,解释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缺陷也遭到
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如罗蒂

(Rorty)和德瑞达(Derrida)的非议。使解释成为独一无二的方法,

尤其是使其与行政管理紧密相联的正是解释视维对社会现象持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t)的

立场。这种构成主义立场强调辩证法以非决定论(非因果关系)方式存在的可能性,并且在
此方式下,目标、规划、方案则被视为通过参与者们所持有观念和经历的相互分享而使共同行
动得以合法化。
解释方法提供了一系列观念和假设帮助我们来理解社会现象和行政管理现象,现可把这些相
互联系的观念列举如下:
第一,解释视维,特别是建筑在现象学基础上的解释视维,通过社会情境的参与者角度来寻
求理解和阐释社会现实。解释视维在个人的意识和主体性领域中,是通过参考行动的参与者
而不是观察者的框架来探求解释。解释视维把社会现实看成是由那些对社会抱有自身利益需
求的人引发的突发社会过程。人类是社会真实的创造者,他们通过社会互动来建立社会现象
的意义,通过社会互动和观念的分享,一个修正(妥协)意义的活动就出现了。
第二,理解社会现实开始于成功有效的解释活动。正如塞尔沃曼

(DavidSilverman)指出的:

解释的任务在于理解被解释者,创造解释在于提供对被解释者的理解。 例如,要考察行政

管理沟通,现象学(或诠释学)解释就会关注借助于去解释沟通内容的活动,来理解并得出
沟通者之间沟通经历的意义。因而,从解释者和内容(或资讯)关系的角度,意义可能被探
究和描述。就此层面而言,解释是一种定性的描述。从这种联系可以看出,意义是被创造出来
的。
第三,由于个人不仅为他或她自己存在,也为其他人的共同体而存在,因此理解构成各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