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手机产业链中产品从策划、试用到最后投入市场销售,一般需要

6 个月到 10 个月,而山寨

手机仅在很短时间内就可源源不断地仿制出多款高仿真产品,甚至外观样式更显个性、功能

更多。正规企业面对山寨产品的冲击,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缩短研发周期,

减少研发基金,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会使一些本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企业受到很大

影响。

 “山寨”企业们不投入研发费用,不缴税,不对产品质量负责,这对正规企业来讲,

是很不公平的。相比那些国际知名品牌,我国的民族工业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所以山寨

产品对民族品牌冲击最大,如果听任其发展,势必造成正规品牌企业技术集体性缺失,沦

落成单纯组装加工和销售代理型的企业,我国将越来越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永远是世界

“制造”工厂。 

 “

” 

山寨 现象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心理已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其性质则存在一些不同的

认识。山寨被作为模仿的代名词,山寨文化被当成一种模仿文化,却是被很多人认同的。这

种文化是指别人拥有一个有名的东西,可能是产品、文化活动或者品牌,通过所谓山寨产品

而越过其相对高的价格或者其他门槛,使消费者享受到所谓的原装产品的一些相关的功能。

但模仿则与知识产权保护直接挂上了钩。因此,山寨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

模仿 的角度加以认识。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认识模仿,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合法模仿和构成侵权的模仿两者类型。

从人类获取、学习知识的角度讲,模仿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模仿,人们能够从模仿中获

得知识与信息。在纯粹用于个人学习、获取知识的意义上,模仿是不需要受到限制的,因为

模仿是人类学习和进步所必须的程序,不具有商业获利性。但制造 山寨版 一类的产品来说,

由于生产目的就是商业性的纯盈利,通过仿照而生产产品并投入市场销售,在知识产权保

护越来越严密的今天,已明显违法。通过模仿他人产品而制造的 山寨品 ,必须符合法律的

规定,必须在知识产权等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演变为具有侵权性质的、损害他人

合法权益的假冒、仿冒行为。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看,山寨文化倡导的首先应当是合法,应

当是在合理借鉴、参考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在核心关键处有所创新,而不是

单纯的模仿、复制。山寨文化的合法,最重要的应当包括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不是只是

宣传模仿与仿制,因为这与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策略是不大吻合的。事实上,从我

国知识产权法律的诸多规定看,知识产权法律赋予的知识产权并不是一种绝对的专有权,

而是受到限制的有限的垄断权,旨在为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为他人的创新提供条件,实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