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久性的附加应力以及分层浇筑形成的施工缝对梁的整体性的影响;

 先浇筑的下层混凝土结

构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将作为承重结构。而迭合面处位于梁腹,设计未考虑受力钢筋,要求
施工单位在根据实际计算的内力情况验算其负弯矩,在征得设计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增设负
弯距钢筋来保证结构有完整的承载力。

 

  

4 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4.1 模板工程 

  

4.1.1 支模体系复核 

  对施工单位按分层浇筑迭合成型法设计的支模体系,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其计算过程进
行复核。包括梁底模、侧模的强度及变形,竖档及搁栅的强度及变形,梁底支撑杆件的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验算,必须全部符合要求才能保证模板体系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

 

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正常传递,同时应确定

合理的拆除支撑的次序,使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达到最小。
  

4.1.2 模板施工质量监控 

  加强对支撑系统的检查,将其作为转换层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确保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强模板安装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其可靠性

(不变

)和严密性(不漏浆)。 

  转换层大梁跨度较大,最大跨度为

9.9 m,按规范要求,跨度超过 4 m 应起拱 1/1000~

3/1000。考虑到大梁采用分层迭合法施工,梁底模按 2/1000 起拱。 
  为保证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之前,

4 层和 5 层楼盖下的加强支撑均不得拆除。转换层大梁底模须待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
度达到

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4.2 钢筋工程 

  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
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

 

  

4.2.1 钢筋绑扎安装顺序 

  为了配合转换层大梁混凝土的分两层浇捣,钢筋相应从底部开始分层绑扎安装。在底模
铺好后,先绑扎转换梁底部的钢筋。为了不互相干扰,底部钢筋与箍筋分批穿插协调安装绑
扎,在底部箍筋穿插到位后,再立起箍筋。从第二层底筋起,在每跨梁内用两根短钢管找好
标高,扣接在两侧支撑架上,作为钢筋的临时支托,待校正钢筋位置、焊好支架后,拆去短
钢管。按此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放置和绑扎水平钢筋及

S 形拉筋。 

  当钢筋绑扎至叠合面时,用钢筋支架将叠合面附加筋固定,同时按

1.3 m 梁高加设与

大梁同规格同间距的箍筋,使叠合面处箍筋封闭。叠合面以上的钢筋待下层混凝土浇筑后再
穿入箍筋内定位并固定。

 

  

4.2.2 迭合面及保护层处理 

  为保证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减少冲剪力,在迭合面用长

1.5 m、直径 12 mm、间距

200 mm 的插筋呈梅花形布置(有箍筋处此筋取消),保证结构整体性能不受混凝土分层浇筑
的影响。所有主筋、分层之间及保护层每隔

1 m 用长 1200 mm 直径 25 mm 钢筋作垫铁,以保

证钢筋竖向间距准确。

 

  

4.2.3 转换层上剪力墙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 

  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构件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
位置准确是控制上层轴线的关键。现场监理对施工单位放线人员通过各构件的控制线确定的
预留插筋位置进行复核,并用红油漆标识,确认后由班组按设计要求布置预留插筋。检查无
误后,

 插筋用点焊固定在梁钢筋上,预留插筋上部必须绑扎三道水平筋,以增强其整体性。

插筋预留完毕后,进行通线检查,根据设计图检查各开间、门、窗洞口的相对位置,确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