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上是在没有冷链保证下运销的。果蔬损失率达

25%~32%,蛋损失率达 5%,肉类损失达

3%,导致每年约有 800 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③;在欧美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在整个运销过
程中冷藏率达到

100%,损耗率仅为 1%~2%。主要问题是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链物

流体系,冷链硬件设施装备不理想,中低温库不足,制冷设备、冷藏车数量有限,无法为食
品流通提供全程低温保障,并且食品冷链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介入很少,食品冷
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等问题,无法为生鲜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保障。

 

  

2、冷链物流应用技术落后 

  目前国内冷冻冷藏业的制冷技术、质量监控、车间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
装技术等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食品保鲜和冷藏运输技术落后,不能有效地克服物流过程
中的腐败和串味;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手段,对食品中药物残留、致病和腐败微
生物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和控制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例如:在乳制品方面由于
冷链物流成本高,多数乳制品企业不愿意投入。

 

  

3、食品供应链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质量安全无法追溯 

  长期以来

 ,由于许多食品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停留在传统的储运模

式上,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难以改变。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在国内
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
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冷链的在途质量、准确性
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物流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等所致的市场失灵。

 

  

4、专业人员缺乏,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冷链物流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例如:对美国物流管理者的调查显示,约

92%的人具有学士学位,41%的人具有硕士学位,

22%的人持有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而我国由于中国物流市场起步晚,学校
培养的此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少,冷链物流的实际操作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规范操作
意识较差。

 

  

5、法规与标准不健全,信息化程度偏低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其健
康发展的基础。当今我国冷链物流信息设备的缺乏,信息网络的不健全,造成我国食品物流
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非常落后,形成了冷链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
化对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个别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发布网站,但企业
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
的快速发展。

 

  

6、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 

  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物流成本已普遍降至

20%以下,而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特别是生鲜

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约占到商品总价格的

70%左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部分是由于

食品物流的

“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以及食品行业苛刻的保管条件和保鲜程度所决定

的,但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物流的规模及管理水平决定的。食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已经直接
导致食品的终端价格趋高,进而不利于食品企业的发展。

 

  三、基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物流保障措施

 

  

1、加快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法规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市场建设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冷链物流操作,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
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
配置标准等。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食品品质等级、添加剂、微生
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等有害因素检测和控制技术。同时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保证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