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机制 

  在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中,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既能保障食品安全性,又能使各
利益相关者盈利。由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经济和结构冲突,因此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内部
不可避免存有摩擦,构成了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阻力。阻力的大小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
失、社会责任感、协作互补能力有关,此阻力的方向恰好有悖于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
因此构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首先需要一种内部协调力来克服此阻力。政府的强制监管、经济
制裁抑或道德约束都可以成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内部协调力

[7]。因此,食品安全保障系

统可借助内部协调力,克服系统熵值增加的趋势,使食品安全向着正方向发展,以防机制
解体失效。动力将静态变为动态,使经济、政策与道德在食品安全保障的演化中分别发挥作
用。本文中,内部协调力作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因,即是战略协同机制、道德协同机制、结
构协同机制和经济协同机制(见图

2)。 

  

3.1 食品安全保障的结构协同机制 

  结构协同就是打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

“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监管结构,形成各个

部门紧密联系,密切合作的机制。

 

  目前,我国食品监管采用的是职能交叉、分权共治的管理结构模式,各个部门监管职责
交叉,遇到事故相互推脱责任,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多部门之间不但缺少协调和联动,而
且造成现实监管中大量的权力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面对此现状,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督
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该尽快筹建一个食品安全协同管理部门,政府人员担任主体
方,由政府积极联络媒体、食品企业以及知名人士构建一个食品安全协同管理部门。

 

  协同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沟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当战略规划明确后,协
同部门以科学的管理沟通技巧,使食品从生产、包装到储运、销售、宣传各环节中各部门协同
作战,合力建设以食品安全为最终目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3.2 食品安全保障的战略协同机制 

  战略协同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负责制定战略,其他各利益方协作
实施以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为。

 

  战略协同机制的构建需要食品各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是保证协同实现的重要方
法与手段。当某一部门实施某一战略规划后,应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其他相关部门,其他部
门相应制订相关战略部署。如

2011 年发生的抢购食盐风波,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指

示物价部门维稳盐价,并要求各地政府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由于战
略协同的作用,使得食盐危机迅速平息。

   3.3 食品安全保障的道德协同机制 

  道德协同是食品生产、流通、进口等环节的企业、监管人员自我约束的非正式制度。道德
协同力是食品安全保障协同机制的精神动力。

 

  当前,社会大力弘扬诚信说明构建道德协同机制的决心。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的
记录和管理、持续开展多层次的信用教育培训、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规范与自律、深化信用食品
行业建设的举措,保证道德协同机制的形成。

 

  

“抢盐风波”发生后,政府与媒体积极配合,弘扬社会美德,使食盐制造企业迫于道德

和舆论压力,不擅自调价并积极保障食盐供应,同时擅自贮存食盐的个别商贩意识到哄抬
食盐价格具有违法性,属于不道德行为。由于媒体的大力宣传,消费者对

“抢盐潮”有了理性

的认识,不但做到自己不盲从,同时还劝说亲朋好友理性买盐。在内外因子的道德约束下,
道德协同机制逐渐形成。

 

  

3.4 食品安全保障的经济协同机制 

  经济协同即食品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放心购买到健康、绿色的
食品是一种健康盈利;对于政府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树立自身威信即是一种信用盈利;食
品企业盈利在于获得自身真实的经济利益。经济协同机制的意义在于能够平衡各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