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电池技术 < 2008年9月

38

电池技术 < 2008年9月

38

因之一,新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有着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反应活

性。但随着蓄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实际容量也有所增加,之

后放电容量逐渐降低,这是由于正极活性物质性能恶化所致,

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活性物质晶态的变化;
2)  颗粒之间结合力降低;
3)  循环中重结晶过程和孔结构变化;
4)  充放电条件与杂质的影响。

发生在正极的活性物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使用

过程中的某些失效的蓄电池是可以用蓄电池活化仪活化恢复的。

负极板栅失效机理研究

负极板的硫酸盐化是负极失效的主要原因。负极板上活性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坚硬而粗大的硫酸铅,它不同于铅和二

氧化铅在放电时生成的硫酸铅,它几乎不溶解,所以在充电时

不能转化为活性物质,使电池减少了容量,坚硬而粗大的硫酸

铅常常是在电池组长期充电不足或是在半放电状态长期储存的

情况下,加上温度的波动使硫酸铅再结晶而形成的。

负极板膨胀是负极失效的另一原因,膨胀造成活性物质脱

落,从而影响厚型极板蓄电池的寿命。

电解液和隔膜的变化

铅酸蓄电池失水会导致电解液比重增高、导致电池正极栅

板的腐蚀,使电池的活性物质减少,从而使电池的容量降低而

失效。

VRLA蓄电池的隔膜具有多孔结构和很强的吸液能力,不

但可以吸附电解液,而且可以保证氧的扩散和再化合。隔膜在

初始安装时承受一定压力,以使隔膜与极板紧密接触,为正、

负极板间的离子流动提供良好的通路。

VRLA蓄电池在长期工作中,由于隔膜与电解液间的表面

张力的相互作用,隔膜的玻璃纤维分子会重新排列成紧凑的结

构而导致隔膜的收缩、厚度变薄、失去弹性,隔膜原来承受的

压力减小。

隔膜收缩会导致内阻增大,容量降低。

实际使用中的多数电池失效是由于失水,有关研究表

明,隔膜电解液饱和度由

95%降至86%,电池容量由100%降至

80%;当隔膜饱和度降至80%时,电池容量降至50%。现场的

一部分容量严重下

降的电池通过加水后充放电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的容量。

热失控现象

热失控是指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

发生一种累积性的增强作用,并逐步损坏蓄电池

[15]

热失控的

直接后果是蓄电池的外壳鼓包、漏气,电池容量下降,最后失

效。

开口式铅酸电池在充电时,除了活性物质再生外,还有硫

酸电解质中的水逐步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当气体从电池盖出

气孔通向大气时,每

18克水分解产生11.7千卡的热。

而对于阀控式铅酸电池来说,充电时内部产生的氧气流向

负极,氧气在负极板处使活性物质海绵状铅氧化,并有效低补

充了电解而失去的水。由于氧循环抑制了氢气的析出,而且氧

气参与反应又生成水。这样虽然消除了爆炸性的气体混合物的

排出问题,但是这种密封式使热扩散减少了一种重要途径,而

只能通过电池壳壁的热传导作为放热的唯一途径。因此,阀控

铅酸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成为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阀控铅酸电池依赖于电壳壁的热传导来散热,电池安装时

良好的通风和较低的室温是很重要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热

失控的危险性,浮充电压通常具体视不同的生产者和不同室温

而定。厂家一般都给出电池的浮充电压和温度补偿系数。

热失控现象是蓄电池运行期间影响蓄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

之一,严格的浮充电压控制是克服热失控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2 电力操作电源中的蓄电池监测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监测与维护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其中各个部

门、单位的监测与维护的手段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体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人工检查

在目前绝大部分的使用后备蓄电池的部门都采用人工检查

的方法,来实现蓄电池的维护。该方法除了放电测试外,人工测

量主要是测量电池组电压、单电池电压、温度和单电池内阻。

人工测量存在众多不足:

a. 人工测量的准确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放电

测试也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b. 由于人工测试大都为定期进行,无法及时发现落后、失

效蓄电池;

c. 放电测试对蓄电池会造成无法恢复的伤害隐患;
d. 大量的人工测量费时费力,安全性差,周期长。

2.2 蓄电池运行的在线监测

蓄电池在线监测管理是针对测量电池的运行条件和检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