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2-2.6 米,南北窗高 1.5-1.8 米、宽 1.6-2.0 米左右,南窗台高约 0.5 米、北窗台高约 0.8 米,
垫料池在整栋猪舍中相互贯通,不打横隔,床上部分使用钢筋栅栏隔开(根据发酵床面积

4-5 米使用一个钢筋栅栏隔断),垫料池四周有三面利用猪舍外墙,另一面(饲喂与饮

水平台)一般使用

12 厘米或 24 厘米厚的砖墙,水泥挂面,垫料池下面直接使用原有土地

面,不用硬化处理。

 

  

3、2 旧猪舍改造 

  对现有猪舍的改造要遵循夏天通风降温,冬天保温除湿的原则,可根据条件拓宽南北
窗户面积或通风等设备,我国农村的旧猪舍都是用水泥地坪,墙体不高于两米,这样对做
标准的发酵床有一定的影响,在原有地面上进行如下改动即可:靠猪舍北端向上建造高
0.8-1.0 米、宽 1.2-1.5 米饲喂与饮水平台,以及等高、宽 1.0-1.2 米的水泥操作通道,用钢筋栅
栏将饲喂与饮水平台同操作通道隔开,便于日常饲养管理的操作:在半露天式的猪舍上方
建造防雨的屋顶,避免雨水落在发酵床上引起死床现象。

 

  

4、微生物发酵床的建立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分解粪尿的过程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微生物在垫料中的发酵
活动产生高温杀死很多有害病菌和虫卵等,所以选择适宜、高效菌种才能提高粪便分解和垫
料发酵的效率,是发酵床养猪的重要因素。

 

  

4、1 垫料原料的选择 

  垫料的选择比较宽泛,如锯末、稻壳、树皮、玉米等植物类的秸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选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垫料时,腐烂、霉变或使用过化学防腐物质的原料不能使用。

 

  

4、2 微生物发酵床的发酵制作 

  垫料制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料配合和启动发酵的过程,其目的一方面在垫料里增殖相
当数量的有益优势菌群,为猪只入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
害菌。

 

  

4、3 垫料的制作模式 

  发酵垫料的制作主要分为分层垫料制作、均匀垫料制作两种模式。

 

  (

1)分层垫料制作模式:就是将不同垫料按照先后顺序铺设,每一层均匀撒一定量的

菌种,养猪后通过猪的翻拱,不断混合垫料,该模式操作简单,所需劳动力少,但易出现
发酵效率不稳定、菌种需要量大等现象,此模式的垫料由下部(约

3/5 的垫料池深度)发酵

层(一般是锯末、稻壳等)组成。

 

  (

2)均匀垫料制作模式:就是将各种垫料、菌种和辅料按比例投入,混合均匀,该模

式发酵效率均匀,但由于需要全面翻动,花费劳力大。

 

  均匀垫料制作模式又包括直接制作法和集中统一制作法。

   4、4 发酵 

  填入垫料池中的混合垫料,需要经过发酵成熟处理(即酵熟)后方可放入猪只进行饲
养,酵熟技术处理的目的:一是增殖优势菌种,二是杀死大部分垫料原料中不利于养猪生
产的微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霉菌)。

 

  正常酵熟过程一般在发酵第二天垫料温度可上升到

40-50

℃,4-7 天垫料最高温度可达

70

℃以上,以后逐渐降温到 45℃左右的平衡温度,此时即表明垫料发酵成熟,一般夏天需

7-10 天左右,冬天 10-15 天左右。 
  酵熟过程的两个关键检查时期为发酵的第二天和发酵平衡温度时间(夏天在第十天左
右,冬天在第十五天左右),检查垫料温度是否符合垫料酵熟温度,否则应尽快查明原因
发酵成熟的垫料,握一把在手中散开,其气味清爽,无恶臭、无霉变气味,如有恶臭等异味,
说明发酵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发酵。

 

  发酵成熟的垫料,在垫料表面铺设

10 厘米左右的未经发酵混合后的垫料,经过 24 小

时后即可进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