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翻堆,堆宽

2m,保持 pH 值 8.5。 

  

2.4.3 蒸汽二次后发酵的操作。湿热产气加温器中水加到刚好不浸没湿热产气管为好,

蒸气管道采用簿膜小袋筒子,用铁丝将湿热产气管和蒸气管道扎紧,蒸气管道上每隔一米
开一小洞,以利湿热蒸气均匀排放于菇棚内。要使棚内料温

60

℃维持 8~10h,这是后发酵

加温标准要求,后熟时间

5~7d,料内温度要维持在 45

℃左右。后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料

色要呈深咖啡色,有大量的放线菌残体,无氨臭味,有一股甜面包香味,含水量在

65%~

68%,用 pH 试纸测试 pH 值在 7.5~7.8 时方能进行播种。为确保人身安全,在加温时或结束
后菇棚还未大通风的情况下,人员不准进入。

 

  

2.5 科学管理,确保高产。 

  播种后

1~3d 打开全部棚窗,保持微量通气和棚顶不滴水,必须保持菇房一定相对湿

度,菌丝封面后吃料

1~2cm 后要加大通风量,基地上采用开门发菌。做好查虫、防虫、除虫

工作,要做到菌丝发菌顺利,全部到底,不带任何虫害隐患,并在覆土前一个星期用防虫
药物撒面和喷杀。覆土砻糠必须选择当年的干燥清白的砻糠,河泥取土必须选择活水港和周
边无化学和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取土。砻糠要进行预湿,再消毒发酵一个星期,拌河泥时要用
防虫药液和多菌灵喷施消毒,要严格把好覆土材料消毒关。覆土前对蘑菇培养料的要求是料
面干燥、整平压实料

 

  面并彻底根除一切病虫害。出菇期主要是通风、前期降温、后期保温,掌握

“前期少用水,

后期补足水,高温不调水,低温少用水

”的原则。 

  

3 推广蒸汽加热二次发酵技术的成效 

  

3.1 经济效益明显。 

  

2012 年,在当湖街道共推广使用面积 18.42 万 m2,涉及农户 147 户,辐射周遍菇农

300 多户,面积达 101.5 万 m2。据调查,通过采用该技术每平方尺产量为 1.16kg,产值 5.71
元,对照户产量为

1.055kg,产值 5.396 元,每万平方尺增产 1050kg,增收 3140 元,18.42

m2 共增产 193.41t,增收 57.8388 万元。同时,减少了加温的用煤量,缩短了加温时间,

一个标准

5000 平方尺的菇棚早棚可减少用煤 23.1kg,缩短加温时间 8h14min;中棚可减少

用煤

18.6kg,缩短加温时间 8h6min;大棚可减少用煤 35.8kg,缩短加温时间 8h50min,降

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力。

 

  

3.2 社会效益明显。 

  以往每年蘑菇后发酵时间是菇农和技术部门提心吊胆的季节,时常出现火灾和中毒事
件。通过推广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蘑菇生产的安全水平,杜绝了烧棚和菇农中毒伤亡事件
的发生,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了产量和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产业
升级和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