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提供物流、信用担保服务,另一方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监管、拍卖等),
搭建银企间合作的桥梁。

 

  

 四、供应链金融主体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动力加强 

  

 供应链金融的实施,使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动力加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

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地位和
良好的信用,通过担保和承诺回购等方式帮助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进行融资,维持供应链
中各企业的合作关系。因此,中小弱势企业为了盘活动产,解决在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会不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突出自身特点,必然成为大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选择对象。

 

  

 此外,从供应链信息化水平看,许多中小企业 ERP 建设或使用效率水平不高,供应

链金融的实施可以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技术水平。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为核心企业提供交易对手信用保障,

应收帐款管理和融资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输出监管等组合业务。在防止核心企业资
金链断裂的同时,使核心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降低资产负债率,进而优化财务结构。另一
方面,作为供应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终极受惠者,核心企业是最具有供应链大局观的成员,
存在着为供应链整体利益的优化作出主动安排和调整的意向和趋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供
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客观上起到了激活整个

“供应链条”的运转、提高供应链绩效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业务领域扩大 

  

 当前金融市场上,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物流企业都关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的

融资情况。虽然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开展只有短暂几年,但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当前供应链金融产品存在行业比较集中(主要是汽车、能源、家电、钢铁行业)、供应链

金融推广产品同质化等现象,相对实力较弱的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在同场竞争时就略
显劣势。

 

  

 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但要从融资模式上创新,包括业务品种、

业务时间,还要通过供应链领域不断开拓创新金融产品。

 

  

 (三)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物流企业在与银行的合作中,除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

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
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与发展,依靠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而我国
目前物流环境复杂混乱,运输和仓储的规范缺乏标准,流通中的物权很难得到相应保证。管
理规范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还非常缺乏,多数物流公司的配送网络还不完善,信息管理系
统比较落后,难以满足银行实时监管、快速反应的严格要求。随着各产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
不断完善,在金融供应链的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商业银行由于具有资金的掌控权而在企
业选择物流企业合作方时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防止资金风险,
保障金融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倾向于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综合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大型
物流公司进行合作,比如中储运、中外运、中运等,而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资质差、网络系统不
完善、管理能力低,偿付能力低而被银行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拒之门外,市场空间进一步被
挤压。

 

  

 (四)第三方电子网络应用系统技术平台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在供应链金融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供应链成员

间的订单、发票,跟踪、监控与之相关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状况。而国内企业、物流、银行
技术应用水平不一致,造成目前没有完全实现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信息共享、物流与资金流
对接,传统的手工方式无法为供应链成员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由此带来贸易环
节和融资环节外的割裂成本。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第三方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