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到五四运动时,各种社会群体都认识到了 青年 这个角色类别在中国的重要性。自那以后,社会对 青年 的期待

更多,更丰富。 五四青年 是中国青年的标准模型,也成为了中国经典的一种角色模型。人们认为 五四青年 应

该是讲爱国、讲民主、讲科学的。而 五四青年 权利和义务是双重的。它要扮演一个拯救民族的神圣角色,肩负

着神圣使命。这种角色,主要是义务、责任。但是 五四青年 也要自己的权利,作为年轻人的权利。他们要恋爱

” “

婚姻权,要经济独立权,要摆脱旧的家庭制度、家庭伦理的束缚。 五四青年 到后来演变为 抗日青年 、 进步青

” “

” “

” “

年 、 民主青年 。从 少年 到 五四青年 、 抗日青年 ,再到

1949

” “

年的 革命青年 , 青年 的角色意义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年轻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主张他们的权利, 青年 的角色意义发生了新的修改。

这其间出现了一种新的自主型的青年文化。

1980 年代末到 1990 年代初,因为当时特殊的一些情景和历史事件,

年轻人扮演 青年 角色的行动达到了一个高峰。那以后,虽然 青年 这个词还在用,但是原来意义上的带有神圣

意义的 青年 、作为对我们民族国家负有使命的 青年 这个角色类别,它的意义结构实际上发生了变化甚至消解。

” “

  

比如,当时出现了 王朔热 、 王朔年 ,其中的 青年 形象已经很难再用传统的角色意义来解释了。
再比如

1980

年代,留学生出去,开始时还是被期待扮演 革命青年 的角色,他们被要求出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后回来报效祖国。但那时有些人出去了不回来,逃离这个 青年 角色,社会就非常愤怒。而

1990 年代年轻人如果

出国留学,到了国外不回来,他内心不会很痛苦了,社会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制度上的制裁或道义上的谴责。社会

  

对 青年 的角色期待不知不觉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青年与社会的互动
  
中国青年因为在历史上担当了特别的角色,扮演了激进文化运动担当者的角色,在历史的救亡运动中适应了中国

  

社会广大民众的期待,承担了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使命,所以在近代史上地位特别高。
角色的意义、内容,一方面有社会的规定性,会随着历史的过程、社会的变化发生演变;另外一方面,角色的承
担者、扮演者,也会跟社会发生互动,他们对角色的认同,也有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在里面,他们参与了意义的修

  

改。因此, 青年 的意义结构不是单方面地由社会来规定的,而是年轻人与社会的互动的结果。

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有年轻人离家出走,批判孝行,被守旧分子认为是 大逆不道 。像施存统写了《非孝》
以后,被浙江第一师范开除,只好跑到北京去。而青年人却认为是最激进的反封建,施存统因此暴得大名,后来

还当了上海的大学 教授 。这与五四运动的发生不无关系, 新青年 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社会马上就认可它,

  

社会期待也开始发生变化,希望年轻人就是这种激进的 青年 ,希望他们担当对国家的责任。

从这样一种互动的视角,我们可以来看青年和社会的关系的变化。如果他们想修改 青年 的角色意义,不愿意承
担社会对他们的期待的时候,年轻人群体、青年群体与社会就会有摩擦、冲突。而当他们特别顺从的时候,社会

  

对这些年轻人的回报就可能特别多。
青年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担当了特别的角色,扮演了激进文化运动担当者的角色,在历史的救亡运动中适应了中

国社会广大民众的期待,承担了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使命(这是所谓 青年 角色的最核心的部分),所以,中国青
年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特别高。像罗素也讲到,在西方近代历史上也有过青年崇拜。青年崇拜是近代世界历史上
普遍的一个现象。对新的生命力的崇拜,这与产业化有关。工业大机械生产需要新型的劳动力,需要年轻人担当
特别的社会角色。但是,在中国,青年地位特别突出,这是因为它后来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1949 年建国时,毛泽

东在城楼上呼过一句口号:青年万岁!当时社会认为整个救亡运动,以及把底层人民解放出来,把中国民族从帝
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主要是靠了年轻人。所以到

1949 年的时候,中国青年的社会地位特别高,这就是社会给

  

予的回报。
可是

1949 年以后发生了变化,青年开始面临国家的整合,这过程中间出现过青年知识分子的反弹和国家的政治惩

罚。而国家整合青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 革命青年 的意义作明确的规定。我曾把

1949 年以后一直到文革爆发前

《中国青年》杂志里面专题讨论的主题列成一张表,这些讨论实际上就是讲什么是 革命青年 的问题。其中有一

  

些年轻人表示质疑、不解,但都被作为一种错误的思想来批判、否定,严重的甚至遭到了惩罚。
青年与成人社会的摩擦、冲突,是

1980

年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文革结束后,中国近百年来的 青年 角色类别出

  

现了意义危机和功能衰退。

当时, 抢救这一代年轻人 成了不少人和组织的头等大事。种种青少年的现象及文化一一被问题化,比如崇洋迷

” “

外、自由恋爱、脱离单位组织领导等。 抢救 与 拒斥教育 ,双方像拉锯战似的,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摩擦。年

轻人喊出了 重新塑造自我 的口号。到

1980

年代中期,有一个青年文化的大爆发,有 痞子 们的小说,有以崔

健为代表的摇滚。全国出现了很多青年艺术小团体,有的在体制外,有的属于大学校园文化。现在看来,是年轻
人在试着表达自己。年轻人开始找到多元的文化资源,尝试为自己的存在确定意义。这其间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

”   

叫 现代青年 ,它不同于以往有强调自主和与当时正统青年角色分离的意味,虽然它还是 青年 。

1980 年代末 1990

年代初,伴随着社会多层面的价值系统和规范系统的调整或解体,以前的 青年 角色规范对

年轻人基本上失去了约束力、它的意义结构崩溃了。与此同时,在这之前被成年人社会骂得一钱不值的 痞子文

化 ,突然跨越年龄层赢得了万千知音。王朔的小说曾在一年中有四部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更
是家喻户晓。成人社会开始接受了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态度。正是

1990 年开始,似乎所有的人都获得了某种解脱,

  

放松了,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不单单年轻人,成年人也开始调整了目标追求和价值实现的方式。

   

好学生 之忧

幼儿到了一定时候,心理上就会有交朋友、做游戏的需求,到了初中的时候,要交异性朋友,这是很自然的。国
外也有升学压力,可人家不会因为对孩子的升学期待而否定孩子这种需求的正当性。可是中国人有时真的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