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下垫面主要包括屋顶、道路、绿地(含公园及水面)、庭院、广场等类型,不论那种类型的下
垫面,基本的雨洪利用形式主要有

3 类,即渗入地下、拦蓄利用和调控排放。 

1.渗入地下  

渗入地下法就是采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够下渗雨水的绿地、增加可下渗面积、建设增加

下渗能力的专用设施等措施,使更多的雨水尽快渗入地下的方法。将雨洪渗入地下的具体措
施很多,一般有下凹式绿地、渗透性铺装地面和诸如渗沟、渗井等的增渗设施。

 

下凹式绿地就是将绿地低于周围地面适当深度,以便自渗的雨水少外流或不外流,同

时周围地面的地表径流能流入绿地下渗。研究结果表明,当绿地下凹

5~10cm 时,能够消

纳自身和相同面积不透水地面流入的雨水,使

5 年一遇日降雨无径流外排。对于一些难以低

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如果其四周的围挡高于绿地

5~10cm,则可使 20 年一遇日降雨无径流

外排。

 

渗透性铺装地面是指在较大降雨情况下,能够较快地下渗雨水、使地表不积水或少积水

的铺装地面。通常由铺装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组成(见图

1),面层和垫层又统称为铺

装层。降雨先下到面层,因此要求面层有很强的透水性,能够使可能发生的所有强度的降雨
很快入渗到下层,下部垫层除了应当有较大的渗透能力外,还应当有较大的孔隙率,以便
滞蓄渗入的雨水。基层通常为密实的土壤,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但也有一定的下渗能力,可
使暂时停留在铺装层的雨水逐渐的渗入地下。所采用的面层材料有透水砖、草坪砖、透水沥青、
透水混凝土等。透水砖是一种压制的无砂混凝土砌块,有很多连通的空隙,能很快的渗透雨
水,是效果最好的一种透水面层材料。渗透性铺装地面通常用在人行道、庭院、广场、停车场、
自行车道和小区内小流量的机动车道。

 

增渗设施是将雨水引入较深层地下入渗的专用设施,包括渗水管沟、渗水井、回灌井等。

地下有时会有一些透水性较强的砂层或砂砾层,如果将雨水经过适当处理,在保证安全的
前提下,引入这些砂层或砂砾层进行渗透,则会大大加快下渗的速度。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建设渗水管沟、渗水井或回灌井等增渗设施。

 

渗水管沟是在地下浅层建设的能够暂时留住雨水和下渗雨水的沟槽,一般采用透水性

管道将雨水引入沟槽内,属于条状或带状渗水设施;渗水井相对是一种点状增渗设施,深
度可比管沟深一些,雨水主要通过渗井底部渗入地下;回灌井的深度更深,底部通常与较
大的粗砂或砂砾层接触,渗水能力更强。

 

2.拦蓄利用  

拦蓄利用是将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等的雨水进行收集,经适当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可

以用来灌溉绿地、冲厕所、洗车、喷洒路面、为景观补水等。这种方法能够使雨水得到有价值的
利用,减少自来水的用量,从而既减少了雨水排放量,又节约了水资源。但是由于北京降雨
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不能只靠雨水来作为上述用途的水源,应当在不降雨的时间里考虑
采用再生水或自来水补充。

 

3.调控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