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65m,在实际施工中随着轨迹的变化做好待钻设计,确保连通之前有足够的调整井段。 
  为了准确确定着陆点,定向井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地质施工人员做好工作,为地质人员
提供需要井斜、方位、垂深等数据,要求地质施工人员提供着陆点的垂深,并以书面的形式
下达技术指令。

 

  施工过程中,定向井工程师及时掌握下入井内的工具控制轨迹的能力,做到精确预测
井底的轨迹参数,精确控制井眼轨迹。

 

  

6 月 3 日定向钻进至井深 823 米钻达录井提供的着陆点垂深,二开完钻。 

  

3 分支井水平段的施工工艺 

  选择下井螺杆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考虑钻井工艺要求:井眼尺寸、钻井排量、井底温度、
钻头转速、水眼压降、造斜率及钻井液类型,从而具体确定导向螺杆钻具的结构和工作参数,
并确定所需的型号和规格。

 

  钻具结构:¢

152.4mm 钻头+¢120.7mm 单弯螺杆(1.5°)+浮阀+循环接头(MWD+伽

) + ¢88.9mmNWDp×1 根+¢88.9mmDp×93 根 

  在主井眼的钻进过程中,定向井工程师详细记录每个单根的施工过程以及测斜记录,
计算造斜工具的造斜率,并为选择合适的侧钻点提供依据。

 

  侧钻点的选择、悬空侧钻分支控制方法:侧钻点选择的地层要比较稳定,井径规则,全
角变化率小的井段。侧钻点确定后,将工具面摆至主井眼方位左右,保持工具面不变,开泵
慢慢上提下放钻具

6-8 米,划槽 3-5 次,以利于侧钻成功;将钻头放置侧钻点,工具面放在

90~120°开始控制钻时进行侧钻,前 1 米控制钻时在 2m/h,2-3m 控制钻时在 3m/h,4-6m
控制钻时在

4m/h,7-9m 控制钻时在 5m/h,工具面逐渐向分支方向转变,10-14m 控制钻时

6-10m/h,然后加钻压 20-40KN 调整工具面按设计方位正常钻进。 

  

4 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1 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得到优化。根据设计最高造斜率 11°/30m,选择可调式马达 2°-

2.25 之间,使下入的造斜工具原则上高于设计造斜率 20

�。二开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就描

准连通点,技术套管下深兼顾

3 号煤层,这一优化在 ZP05-1H 井实施取得较好效果,井眼

轨迹平滑,技术套管垂深距

3 号煤顶 0.75 米。 

  

2 采用几何导向方法,穿针以煤层地质导向为主改为几何导向为主。钻达地质技术人员

提供的着陆点垂深,着陆点井斜控制在

81-83°之间,靶前位移控制在 60-65m,确保连通之

前有足够的调整井段,这一优化方案在郑平

05-1H 井实施取得较好效果,连通一次成功,。

 

  

3 通过对海蓝 MWD 仪器的成功改进,解决了海蓝仪器水平段脱键问题.解决了海蓝

MWD 仪器不能打捞的缺点,ZP05-1H 井三开水平段下入可打捞仪器,在发生卡钻事故后,
成功打捞出落井仪器,减少了事故损失。

 

  

4 初步形成监测和处理煤层垮塌的措施。通过认真总结分析 2 次卡钻事故原因,结合以

前的施工经验,从尽早发现垮塌现象,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入手,制定了针对性管理、技术、
操作措施,减少了垮塌卡钻事故的发生。

 

  结论

 

  

1、由于煤层承压强度低,技术套管一定不能下到煤层中,防止固井时将煤层压裂,导

致后续钻进过程中的井壁坍塌。
  

2、煤层气钻井施工最关键技术之一是地质导向,地质导向是否准确,使用方向伽玛是

必要的手段,应加大资金投入购置

EMWD 测量仪器。 

  

3、完善充气欠平衡工艺,解决注意压力波动大的问题、防止煤屑憋堵造成卡钻。 

  

4、深入研究煤层垮塌原因,对如何预防垮塌和提高携岩能力进行技术攻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