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
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
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
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既然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
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
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

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其测试办法有五种

:软化性、透水性、崩解性、给水性、胀缩性。

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
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
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透水性是指水
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
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
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
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
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

5~24h,崩解量 1.79~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

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给水性是
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
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
定。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
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
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

:膨胀率、自

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岩土的水理性质尚有持水性,溶水性,毛细管性,可塑性等。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
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在工程勘察中要注意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条件

及其升降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变化雨季水位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是区域性。渐变的。而且变幅较小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
为升降变化的幅度往往大于天然变化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更为严重。

(1)水位上升引起的

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
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
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如下影响;土壤沼泽化、盐渍化,
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
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

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
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
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
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