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随着“121 工程”的实施和延伸,一个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实现旱地农业两高一优
的新思路开始酝酿,通过全省旱地集雨节灌高效农业试验示范项目的成果和经验,
总结出了

“梯田十水窖十地膜斗结构调整”这一具有甘肃特色的旱地农业发展模式,

即通过梯田、水窖、保土储水,实现作物节水补灌;推广地膜覆盖减少蒸发,调整农
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使多种先进农业技术组装配套,创造旱地农业的两高一优。
其中修建水窖发展集雨节灌是关键,是实现这一思路的基础设施。我省把集雨节灌
作为发展旱地农业、加快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从

1996 年抓示范点开始,到

1997 年以来的大规模发展,截至 1999 年底,我省共筹集补助资金 3.2 亿元,群
众自筹

6.4 亿元,总投资达到 9.6 亿元。建成集雨节灌水窖 122.8 万眼,蓄水容积

4540 万 m

3

,发展集雨节灌面积

284 万亩。

    (二)集雨工程效益显著
    集雨工程不仅解决了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
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对抗旱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走持续高效发展的道路具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是拓宽了水利建设的路子,使“三

”齐抓落到了实处。旱地农业区在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同时,通过“121 工

”和集雨节灌工程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形成了“三水”齐抓的新局面。使旱农区的水

利建设和节水灌溉更加符合区域特征。二是基本上能解决农村生活用水困难,许多
农户家畜实行圈养,庭院扫得干干净净,改善了生存和生活条件,美化了环境,促
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三是水土保持效益。随着雨水利用资源化的逐
步深化,使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水土保持由治标转向了治本,
“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耕地单产提高,乱开乱垦现象得到遏制,许多地方出现了
郁郁葱葱的景象,为退耕还林

(草)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农业综合开发效益。雨水的

资源化利用使干旱山区有了可靠的水资源,加上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综合
种植技术的使用,使传统旱作农业向集水农业转变。农民开始自觉地调整承包地上
的种植结构,引进优良的作物品种和先进的农艺措施,使林果、蔬菜、烟叶、药材等
经济作物有了较大发展,生态农业呈现雏形。五是扶贫攻坚效益明显。雨水资源化开
辟了扶贫攻坚的新途径,全省把集雨节灌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措施,要求

“九五”末,

人均达到半亩集雨节灌农田,从而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因为有了水,集雨
节灌地膜小麦增产约

42.4%,地膜玉米增产约 44.5%,果园增产约 40%,养殖

业、农副加工业发展很快,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初具规模。目前水窖工程已使

20 多

万贫困户脱了贫,有

5 万多户致了富。六是提高了主动抗旱和战胜干旱的能力 。

2000 年全省降水极少,未出现一次大范围有效降雨过程,加之入春以来 13 次大
风和沙尘暴及霜冻天气的频繁影响,导致土壤失墒加快,旱农地区出现了比

1995

年和

1999 年同期更为严重的特大干旱,给当前农业生产,退耕还林和群众生活造

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但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近几年建成的集雨工程,用点浇点
灌,注水灌,喷、滴灌等节水措施,积极投入抗旱生产,点浇保苗

195 万亩,补灌

90 万亩,确保了饮水困难地区 210 万人未发生水荒,干旱造成的损失比 1995 年
减少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大旱之年基本无大灾,农
民群众得到了集雨工程带来的实惠。
    (三)主要做法和体会
    (1)建立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体系。为了使集雨工程的发展具有正确的理论依据,
全省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找到了突破口,证明了干旱
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

《天然降

雨集流场集雨效率试验》、

《甘肃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特征及雨水资源研究》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