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高度是

60.03m,就是说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顶板含水层是煤层以上 60m 内的含水层,

60m 以上的含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或无影响,据此,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下部、山西
组的全部,是勘探区煤层顶板主要充水含水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上距煤层底板

5-10m,是勘探区煤层底板直接

充水含水层,直接影响到勘探区煤层的开采。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勘探区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该组灰
岩上距煤层底板

50m 左右,岩溶裂隙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且有断层连通该含水层与煤

层底板,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下面仅对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底板
直接充水含水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予以分析,其余含水层从略。

 

  

2.1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含水层  该组地表无出露,其顶面埋深 298.48-

799.19m,组厚 220.52~311.18m 之间,平均厚度 254.72m,含水层由 8~15 层岩组成,砂
岩总厚

24.11~67.19m 之间,占该组总厚 13-20%左右。由于细粒砂岩多含较高的泥质,裂隙

不甚发育,或被充填,因此其含水性较差。该组下部的中、粗粒砂岩(砂锅窑砂岩)厚度大,
发育稳定,是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地层的分界标志层,也是该组的主要含水层,因其埋藏
深,上部有厚层、巨厚层泥岩相隔,补给条件差,因此,其富水性弱。

 

  

2.2 山西组:该组地表无出露,其顶面埋深 519.83-687.22m,组厚 41.65-84.75m,平均

厚度

62.90m。含水层由 2~5 层砂岩组成,砂岩总厚一般 12.00m,最大厚度 18.77m,砂岩

约占该组总厚

30%。通常细砂岩含泥质较高,或夹泥质条带,裂隙不发育,层位也不稳定。

而煤层上部的香炭砂岩、大占砂岩在勘探区内普遍发育,厚度大,层位稳定,是区域找煤标
志层,也是煤层顶板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大占砂岩距煤层

0.11-7.17m(图 2)。   勘探区

2 个钻孔在该段进行了水文地质试验,试验段包括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砂锅窑砂岩段和山

西组全部,单位涌水量

0.000037-0.000043L/s·m,渗透系数 0.00011-0.00021m/d,水位标高

441.80-447.72m。 
  

2.3 石炭系太原组(C2t)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该组地表无出露,顶板埋深

611.16-1040.99m,组厚 27.05-37.75m,平均 30.51m,发育

灰岩

1-2 层,最多 3 层,灰岩主要集中于该组上部,其厚度多在 1.50m 左右。最厚 5.42m。从

灰岩的分布规律上看,在勘探区中部灰岩薄、不连续,在勘探区的东西部灰岩厚度有所变大
(图

3)。由于灰岩厚度薄,埋藏深,发育不稳定、不连续,同时不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因 此 , 其 富 水 性 弱 。 在 该 组 进 行 了 钻 孔 抽 水 、 注 水 试 验 , 单 位 涌 水 量

0.000023-

0.00083L/s·m,渗透系数 0.000116-0.01459m/d,水位标高 259.58-554.78m,这些参数差异很
大,说明该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不均匀。

 

  

2.4 奥陶系中统(O2)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地表无出露,据钻孔揭露,主要岩性为灰

-深灰色厚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白

云质灰岩、白云岩夹黄色薄层泥灰岩、泥岩等。该组在勘探区内埋藏深度大于

640m,因其埋

藏深度大,地下水交替迟缓,岩溶不发育,钻孔岩心上偶有针孔状溶蚀。在该组上部

51.29-

55.98m 段行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014~0.0043L/s·m,渗透系数 0.00108~0.0303m/d,
静止水位标高

267.76~471.60m。 

  

2.5 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 勘探区共发现 28 条断层,分别由二维、三维地震和钻孔控制,

多数规模不大,落差大于

20m 的有 14 条,断层走向以北西为主,均属正断层(表 1)。生

产矿井采煤遇到类似规模断层时,一般都有

20-30 m3/h 的涌水,随着时间的延长,水量逐

渐减小或消失。因此,勘探区开采煤层遇到这些断层时可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涌水,但影响
一般不会太大,分析认为,对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的断层主要是

DF3、F1 和 F3 等三条断层。

 
  

DF3 断层:位于勘探区东南部,走向大致为北西西 -南东东,倾向北东,断距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