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0 世纪 60 年代,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开展过短期的有关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工作(但没

形成规模

);  “七五”期间,微生物三次采油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筛选出了厌氧发酵

糖蜜产生

CO

2

H

2

C

2

-C

3

的有机酸菌株

[4]

,及四种糖脂型生物活性剂体系

[3]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中国科学院与吉林油田合作开展单井吞吐技术研究和试验,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

单独或与油田合作也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研究和现场试验

[4]

 

“九五”以来,我国

MEOR 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科院微生物所、

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对采油用微生物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国内油田

MEOR 应用技术也已进入工业性应用阶段。大庆、胜利、大港、河南等油田的研究机构、

采油厂都己攻破相关项目,并且进入了密切合作付诸实施阶段

[5] [6]

 

大港油田从

1993 年就开始进行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工作,其研究及应用水平在国

内具有代表性。自

1994 年,大港油田与南开大学进行合作,筛选出在油藏条件下(≤78℃)

能有效地生长繁殖

,采油效果较好的 55 个菌种

[7]

,并在

1997 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微生物驱

油矿场试验,使得微生物驱油注入工艺逐步完善

[8]

。此外,胜利石油与美国

NPC 微生物技

术公司也开展了合作

  ,获得不同类型油藏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适宜性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开

展微生物采油并过渡到循环驱三次采油奠定了基础

[9]

。迄今,辽河油田、胜利油田、新疆油

田等油田也都开展了

MEOR 的室内研究与应用

[10]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分美国和俄罗斯两大学派,前者采用培养筛选菌种注人油藏,

而后者则是利用营养物激活本源微生物的技术,二者都是利用其代谢产物作为驱油剂提高石

油采收率

[11]

 

在外源微生物驱油研究和应用方面,美国的发展现状基本上代表着世界微生物采油技术

的水平

[12]

20 世纪末,美国在俄克拉荷马大学 Osarkeys 能源中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重组

DNA,使微生物的菌种获得较高的产量,  并同时产生代谢聚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有利于

驱油的物质

,延长枯竭油田的生产期

[13-14]

2005 年 3 月,Wenming zhai 油田经微生物处理后,

地层高渗透层降低

,改善了地层间油水运移状况,取得投入产出比为 1∶5.5 的较好效益

[16]

 

近来,美国又在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及其在油层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方面研究基础上,建

立了考虑微生物繁殖与代谢作用的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在油藏矿场试验方案设计方面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5]

 

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应用,首属俄罗斯。据有关专家介绍

,90 年代俄

罗斯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在多个油田应用

,累计增油 35 万吨,效果显著

[17]

。此外,

Vadie A A

等人曾在

North Blowhorn Creek 油田利用向地层水中加入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

激活本源微生物,使之生长繁殖并且产生代谢产物,以此提高驱油效率

[18]

。菲利浦石油公

司在激活和保持本源微生物活性方面也申请了多项专利

[19]

,这些专利都是关于如何注入地层

缺乏而微生物又需要的营养成分。

1993~1994 年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 Vyngapour 油田在含

水达

98%~99%的基础上注入营养液激活地层原生细菌,使采收率平均提高 10%,原油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