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3 纺织印染助剂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

,纺织印染助剂技术的发展呈现以下 4 大趋势。 

  

(1)采用复配技术,获得助剂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例如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有卓越

的耐久柔软性

,但吸水性差,通过复配聚氨酯类预聚物,可以获得有机硅特有的柔软性、滑爽性

及聚氨酯预聚物特有的丰满感、柔软回弹感、吸水性所复合的风格。

 

  

Dow Corning(道康宁)公司在苏州 2010 年国际纺织品印花行业论坛上介绍了纺织印花硅

胶的产品

,具有卓越的延展性和柔软非黏性手感,持久耐用不褪色的特点,适用于难以印刷的

优质体育服装。传化股份公司利用其研发的有机硅嵌段聚合技术

,聚合制成一种以 γ 

� 哌嗪

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成分

,经过科学复配制备的超浓改性氨基硅油乳液 

―― 高含

固量改性硅油整理剂

,含固量超过 60%。整理后织物柔软滑爽、耐洗、无黄变,避免了粘辊及织

物上出现硅油斑现象

,易于生物降解,不含欧美禁用的 APEO,降低了运输包装和加工能耗成

,增加了下游企业纺织印染企业加工面料的附加值,提升了我国同类产品档次。 

  

(2)根据新型纤维发展,超前开发相应的配套助剂。每种纤维的诞生,需要一系列新的染整

工艺技术、染料与助剂产品。近年来

,等离子体技术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正日益引人注目,因为

这是一种不需要水和化学品的干式加工

,可大幅度节水、节能,减少污染。选择合适的等离子体

处理织物表面

,可改变织物表面特性。而按传统工艺,棉布在纺织染色印花前需添加强碱进行

高温蒸煮后用水洗涤

,经过退浆等工序,产生含大量 COD 的废水,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应用

常压等离子技术处理后

,棉布在轧染的前可省略退浆煮练等过程,提高纤维染色印花色牢度,

提高羊毛防毡缩性能

,改善织物手感风格,去除甲醛及过敏性气体。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自 2004 年开始合作研发常

压等离子体设备以及纺织应用技术。经过

 5 年的艰苦攻关,耗资 450 万元,先后攻克等离子体

发生器设计、流程优化等多个技术难关

,成功研发出平幅、连续、大功率、高效的常压低温等离

子体工业印染技术设备

,提交了 7 件中国发明专利和 1 件 PCT 专利申请(3 件已获授权)。目前,

常压等离子体示范实验基地已在位于绍兴的中纺院江南分院建成

,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据

该院王守国博士说

,如该技术应用在国内的 1 000 条棉轧生产线上,每年可节水并减少污水排

 2 000 万 m3 以上,节省蒸汽消耗 300 万 t 以上,并且大幅减少化学品用量,节约的生产加工

成本每年可在

 6 亿元以上。 

  

(3)根据市场要求,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传统的印染助剂产品。例如酶制剂是利用生

物技术的产物

,在国外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对环境污染少,又有专一性,使用越来越广。现有用

于退浆的淀粉分解酶、用于丝绸脱胶和羊毛防缩的蛋白质分解酶、用于棉纤维整理加工中的
纤维素分解酶

,经处理后棉织物表面光滑无绒毛,手感柔软丰满,有独特风格。 

  亨斯迈集团基于创新生物酶基础上研发制成的漂白技术

,织物漂白温度仅为 65 

℃,pH 值

中性

,使能耗及用水量降低 40%。 

  

(4)大力开发环保型助剂。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ISO 14000 的颁布实施,欧盟一系列

的技术壁垒政策

,环保型印染助剂是近年来国内外厂商竞相开发的主攻方向,它们涉及到印染

助剂的各个领域。我国环保型纺织助剂的产量

2006 年只占全部纺织助剂产量的 1/3。发展环

保型纺织助剂遵循效率性、经济性和生态性的

“三 E”原则。近 3 年世界市场开发的新型环保

型纺织助剂不少于

 1 100 种,都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低毒性、低甲醛或无甲醛,不含环境激

素、可萃取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允许限量、经还原不含致癌芳香胺、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以及

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允许限量等特点。

 

  亨斯迈集团最近开发的不含硅油和矿物油的多功能高效纺织染化渗透促进剂

,用于天然

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染色有优异的润湿、消泡和除气性能

,由于在整个染色过程中不使用硅油,

不会在织物表面或在机器上形成斑点斑迹。日本伊藤忠商社利用绿茶作染料

,成功开发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