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省里有关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用

2~3 年的时间,建成全省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

防控指挥调度系统和检疫审批监管系统,全面提升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指挥和检疫监
管等信息化水平。

 

  

2.2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 

  一是密切农科教和产学研协作,加强重大病虫害尤其是有害生物疫情、新传入、迁飞性、
流行性病虫害发生规律、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解决植保基础性、前沿
性和实用性技术问题。二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研究和推广应用,尤其
要加大非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着力抓好病虫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等关键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三是加快植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
深入基层开展植保新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四是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强化科
学用药指导和农药抗性监测评估,从技术上保障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五是创新推广模式。实
施项目为载体的整体推广模式,把各种先进实用的植保技术优化集成于专业化统防统治、绿
色防控等项目之中,整体推广。同时要边研究边示范,着力打破研究与生产脱节的弊端,使
科研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

 

  

2.3 提升物质装备水平 

  一是管好用好已建成和在建

50 个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病虫监测

设施,有效发挥区域站的功能作用。二是强化非区域站病虫监测防控设施建设,各县级监测
站点要配齐病虫调查监测、信息传输、检验检疫、防控处置等仪器设备,尤其要配备先进的病
虫测报装备,降低病虫测报工作强度,提高监测预警水平。三是加快高效环保新药剂、新剂
型的推广,推进害虫天敌、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农药等绿色植保产品产业化发展和应用。四
是大力推广高效施药器械,因地制宜装备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无
人机防治病虫害。

 

  

3 打造工作平台 

  平台是实现人员和技术有效结合的载体。在传统农业中,病虫防控和植保技术实施的主
体是千家万户,防控的效果和质量非常有限,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推进现代植保,
必须打造高效工作平台,创建更为先进的病虫防控服务体系,将病虫防控责任转移到更有
效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上来,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科学防控和植保新技术推广传播的任
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性诱剂、色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新技术和高效低毒
环境友好型新农药的大面积应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安全、高效、科学防控的目标,更好地
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截至

2012 年底,湖南省已有 1 313 家专业化统

防统治服务组织。加快培育更多规模化、规范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全省要优先在粮食主产区
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并鼓励支持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基层农技组
织、种植大户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相关服务。

2013 年,全省计划在 60 个项目县每个县新

3 家以上组织,其他县培育不少于 3 家组织,年末全省专业化服务组织达到 1 400 家,其

中服务面积

333.33 hm2 以上的服务组织超过 500 家。 

  

4 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保障资金投入。增加资金投入是推进现代植保、充分发挥植保保驾护航作用的关键。
针对湖南省当前植保工作的实际,必须大幅度提高投入,建立健全植保工作的投入保障机
制,落实好人员和办公经费、工作条件和设施建设经费、植保队伍教育培训经费和重大植保
项目专项经费四项经费。二是强化规范管理,要按照《植物检疫条例》

《农药管理条例》

《湖南

省植物保护条例》和即将出台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对病虫害监测预
警与信息发布、病虫害大面积防控、绿色防控技术、新农药器械推广等工作的管理。强化检疫
执法,重点搞好产地、市场、调运检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和扑灭工作。三是增强服务能力。
要按照公共植保的要求,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大面积防治和对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指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