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随纤维素酶用量增加而上升

,当用量达到 35IU/g 底物后,酒精产率增加缓慢,纤维素酶-酒精产

量曲线接近于水平

,因此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可以确定最适纤维素用量为 35IU/g 底物。 

  

2.5 接种量对酒精产率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不同酵母接种量酒精产量不同。从纤维素物质糖化法制备燃料乙醇的实验

中可以看出

,当接种量为 5%时,酒精产量在 0h 到 72h 这段时间内,酒精产量增长较慢,说明发

酵液中接种的酵母量不够

,不能充分利用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当接种量为 15%和 20%的时,酒

精产率和产生速率几乎一致。根据多次实验所得数据

,当酵母接种量为 10%时较为合适,酒精

产生速率比较稳定

,酒精产率较高。 

  

2.6 初始底物湿度对酒精产率的影响 

  固态发酵中培养基的含水率

,即底物湿度是影响固态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湿度过高

或过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高湿度会减少空隙

,降低氧的扩散,增加了染菌的几率;低湿度则会

产生底物膨胀

,以及降低营养扩散速率等不良影响。 

  在秸秆固态发酵酒精过程中

,当初始底物湿度为 75.0%时,菌体量和纤维素酶活均高于其

他在相同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所得到最适初始底物湿度为 75.0%。但最高菌体量、纤维素酶活

的底物湿度和最高酒精产量时的底物湿度并不十分一致

,其原因是低湿度条件下,有利于酶的

分泌

;而在高湿度条件下,则有利于酒精的产生,因此,对底物湿度的控制应采取先降低后升高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