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三、直接制版、数码打样的实际应用  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

2001 年先后引进了 Creo

公司的网点扫描仪、数码打样机、直接制版机等设备。目前,这些设备都已进入良性运行阶段,
不仅完善了印前整页桌面系统,而且通过

CPC32 生成的油墨文件自动控制印刷供墨系统,

从根本上保证了制版、印刷的数据化质量控制,使彩色制版印刷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
  

1.CTP 应用的优势及其现有局限性  我厂首先在承印的报纸彩色封面上试用 CTP 系

统输出的印版。因为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决定了报社对周期、质量的苛刻要求。而且在
输出前的任何时刻都有改动的可能。如三份报纸彩封都要在星期五晚上才能定稿,星期天早
晨就要成品,在没有

CTP 系统之前,要经过胶片输出、晒版、打样、签付印、晒版、印刷、折页、

装订等工序。即使不打样,只输出胶片,等印版晒好,第一副印版一般要到星期六凌晨一、
两点钟先输出的印版才能上机印刷。其它印版还要等一、两个小时后,才能制好。有了

CTP

设备,客户签付印后,一个小时印版就可出好。如三套版(

12 块)连续一共不到两小时

(此套

CTP 设备一小时能连续出 16 块印版)。这样计算,要比原来提前两、三个小时。另外,

CTP 设备有定位系统,自动打孔,套准性极好。一次输出四色印版,在自动装版的印刷机上,
校版时间大大缩短。即使是中途换版,也几乎没有误差。
  现在,我厂凡是时效性的印刷品,完全使用

CTP 输出。图书、教材封面为保证其质量,

有小版的都通过网点扫描仪将其转换为电子文件,然后使用

CTP 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

CTP 比传统晒版的优势还有很多,如减少印刷的准备时间和固有浪费、

减少了胶片输出中银和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等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
  (

1)CTP 版材太贵,即使是国产版材,也几乎是胶片加正常 PS 版的价格总和。如不出

胶片,工厂按原工价,可以接受。如客户还需胶片保存,工厂按原工价,时间一长,工厂的
负担就大得多。
  (

2)国产 CTP 版材稳定性不是很好,为保证质量需重出印版,从而加重了工厂的负

担。
  (

3)CTP 系统 RIP 结果与排版内容一致性的问题。系统内储存量过大,或与其他系统

连接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发生

RIP 结果与排版内容不一致的问题。

  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只要国内

CTP 推广普及后,以上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数码打样应用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CTP 技术的发展,势必要求采用数码打样。经过

色彩管理软件,通过测量需模拟的印刷所印的标准文件色块和数码打样机的标准文件色块
分别得到

ICC 格式的数据,经色彩管理系统计算,建立打样过程所需的特征校准文件。这

样即可打出与印刷样基本一致的数码样。数码样有传统样无法比拟的优点:
  (

1)样张输出稳定、重复性好。

  毫无疑问,由于数码打样系统是有数字页面文件直接送到打样系统,因此,只要是使
用同一个数据,无论何时、何人所打的数码样其色彩、层次、清晰度均一致。而传统打样,由
于打样机机速、压力、压印方式、色序、环境等与印刷不同,以及人为因素,无法真正模拟印
刷;印刷也很难追上传统打样的效果。客户经常会遇到印刷样与打样样不符;或者打样与原
稿色相差距较大,造成返工。
  (

2)输出速度快。

  传统打样要经过拼版、

RIP、出胶片、晒版、打样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套四色对开幅面

的样张,双色打样机只晒版、打样至少需

1 个半小时。而数码样包括 RIP 时间,输出同样幅

面只需不到

1 小时。幅面越小,速度越快。

  (

3)传统打样(包括晒版)需要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在作业量大时,需

倒班换人,这就会带来打样样张质量的不稳定性。而数码打样系统不需专人,只要制作人员
懂得正确使用打样控制计算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