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级面瘫,术后

1 年恢复至

Ⅲ级面瘫;颞骨癌患者 5 例中,4 例术前、术后均无面瘫,1 例术前

Ⅴ级面瘫,术中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 1 年恢复至Ⅲ级;岩尖胆脂瘤 3 例,2 例术
前、术后均无面瘫,

1 例术前

Ⅱ级面瘫,术后 3 月完全恢复;梅尼埃病患者 2 例,术前均无

面瘫,行迷路进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后,

1 例术后无面瘫,1 例术后出现

Ⅲ级面瘫,术后 3 月

恢复至

Ⅰ级,术后半年完全恢复;2 例第一鳃沟瘘管及 2 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均

无面瘫。
3      讨论

侧颅底区域是指眶下裂与岩枕裂延线相交的解剖区域,由于该区域内含颈内动脉、颈

静脉球、后组颅神经、面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故该区域的外科手术对耳神经外科大夫一直
极具挑战。侧颅底外科处理的疾病主要包括颞骨癌、听神经瘤、颈静脉球体瘤、岩尖胆脂瘤、外
伤性面瘫等等,而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和保护则是该区域手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4]。自

1979 年 Delgado 首次在在桥小脑角手术中成功利用肌电图描记(EMG)技术监测面神经的
功能,此后,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耳、颅底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中。而在此之前,术
中监测面神经时需要一名助手把手放在患者面部直接感受面肌的收缩与运动,

EMG 技术的

引入,大大提高了神经微电位监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加了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成功率
[1]。

术中面神经监测有以下两个目的:一是探查、识别面神经在软组织、骨质或肿瘤中的走

行,减少术中面神经损伤的机会;其二是评估面神经的完整性及术后面神经的功能,在侧
颅底手术中主要用于前者。大部分学者认为,术中监测所得的参数指标如

EMG 的阈值、幅

值等与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论是肿瘤压迫或术中操作损伤,在手术中均可通过

EMG

的阈值或

/和幅值变化体现出来[5]。因此,凡是术野涉及面神经各行程,有可能损伤面神经,

术中需行面神经甄别的手术均可使用术中面神经监测。现时面神经监测多为顺行性面神经诱
发肌电反应的记录,通过电流或机械刺激面神经,记录面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通过将
记录电极置于面神经分支支配的肌肉内或表面,如额肌、眉弓上、鼻唇沟或口角,当刺激电
极直接作用于神经干或其临近组织时,诱发产生的肌电图,经信号调频并消除伪迹后,通
过扬声器及示波器,提醒术者以免损伤面神经。

手术中对面神经的监测包括持续性面肌电图监测和直接电刺激,其中,直接电刺激为

侧颅底手术中常用的面神经监测方法。我们总结术中面神经监测的经验如下:

① 肌松药的使用:由于肌松药可阻滞神经—肌肉接头的生物电活动,故有人指出,面

神经监测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肌松药

[6],但麻醉插管时,若完全不用肌松药可导致气管插管

困难,因此,本组病例在插管前均使用短效肌松药琥珀酰胆碱

2mg/kg 一次性给药,由于该

药半衰期仅为数分钟,待术中需行面神经监测时肌松药效已过,而此后不再加用肌松药,
刺激面神经时对

EMG 的产生均无影响。

② 刺激时间:Selesnick 等研究显示面神经监测中刺激方波最适宜的持续时间为

32μs[1],我们选择仪器提供的最适可选时间为 50μs。术中持刺激电极使其顶端垂直接触于
被测组织,持续

1~2s 以引起反应。

③ 刺激强度:过小的刺激强度不能刺激神经引起肌肉复合电位,而刺激电极产生过大

的刺激电流可能人为损伤神经

[7]。因此,我们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刺激强度。对面神经

骨管完整者,多由

0.5mA 起逐渐加大,直至引起反应为止,最大不超过 1.5mA,此类患者

隔着面神经骨管刺激

,引起完好面神经产生反应的电流阈值为 0.54~0.97 mA;对于面神经完

全裸露者,选择由

0.1mA 起开始刺激,最大不超过 0.8mA,此类患者引起完好面神经反应

的电流阈值为

0.15~0.41 mA;若面神经周围有软组织或肿瘤包裹时,根据周围组织厚度不

同,需以

0.35~0.66 mA 的刺激强度方能引出完好面神经反应。因此,术者可根据面神经

EMG 刺激电流阈值的大小估计不同情况下面神经的大致走向、功能状况及骨管是否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