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包括排水设施土方调配临时道路修建施工机械配置等。并应有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措施,
给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办理交通管理手续。

 

  

 

  三:挖方工程

 

  不论是采取机械化还是人工施工,均应配合人工修整边坡,开挖时应用坡度尺掌握边
坡。挖方深度超过

1.5 m 时,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窑放崖造成塌方事故。推土机械

在推土时,机械的前方铲刀距离挖,填交界处不应少于

1.5 m,施工时,应有明显标志,以

免造成翻机事故。当挖土至接近设计高程时

( 一般较设计高程高 30 cm ) ,采用机械挖土时

应停止作业,应进行抄平放线,人工整修,整修时考虑预留虚高,以保证压实后的高程。在
新挖出的路基以下

70 cm~100 cm 深处,如发现有墓穴水井或树根等,应彻底进行处理。对

原有道路标志和未拆迁的电杆,应按有关单位的安全规定,预留土堆保护,并督促有关单
位迁移。挖方经整修后土基达到要求高程时,即可进行碾压或夯打,压实度应符合具体要求。
 
  

 

  四:填方工程

 

  

 

  在未填新土之前,应先将原地整平碾压,并清理垃圾、积水和有机物。填方所用之土,
应对其含水量进行测定或现场估计。没有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应现场进行洒水、晾晒
或掺吸水性材料予以处理。凡含有大量腐殖质的杂土和淤泥,不得进行填方。填方地段地面
横坡在

1:10~1:5 时,应将原底部土方挖松,再填新土。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应将原土挖成

台阶形,每级宽度不小于

1 m,每层高度以填土厚度为准。砂质土不挖台阶,只挖松表面。

填土地段敷设的地下管道,应在填土时一并修好。对原地面的洞穴、水井等,应在填土前进
行彻底处理。填土每层虚厚应严格掌握,其一般是

: 羊角碾每层不大于 50 cm、压路机每层不

大于

30 cm、电动夯每层不大于 30 cm、人工夯每层不大于大填方地段( 深度超过 2m 长度 30 

cm 以上) 当每填高 1 m 时,应对填方顶宽进行检查,并校核中线两边有效宽度是否足够。大
填方段碾压机械在填土高度超过

1 m 时,碾轮外缘应在填方边内 1 m 行驶,以保证机械安

全,其未碾压的土方应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夯实。填土中的大的土块或碎砖、混凝土块,在填
土时应将大块打碎,余留的小块粒径不大于

10 cm。旧路基上填土厚度在 10 cm 以内时,应

结合整修工作,将原路基拉毛,洒少量的水,使其新旧紧密结合。用轻便轨道运土方时,其
轨道应随着填方逐层上升,以保证填土的整体性。桥涵填土要仔细,锥形溜坡填土可与桥涵
填土同时水平分层进行。每层虚厚不宜大于

20 cm 路基填土必须经机械碾压或人工夯打达到

要求的压实度。

 

  

 

  五:路基整修和翻浆处理

 

  

 

  路基挖填工程接近完工时,应仔细检查道路中线、路基边线及纵横断面,并对高程予以
复核,然后进行路基整修。整修工作包括路床、路肩

( 边)、边沟、边坡等项目。对于不填不挖或

填方、挖方量很小的路段应与路基整修同时进行

(一般称平整路床)。整修路床应根据设计纵

横高度清理土方,检查路拱纵坡及边线每挂线平整一次,碾压

2 遍~3 遍,一般应挂线平整

2 次~3 次最后一次进行彻底碾压,直到无明显轮迹为止。填方地段的路肩(边)碾压不到时,
可用人工分层夯实

 整修时,路肩( 边)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纵横坡度、宽度要求整齐一致。边

沟按设计要求整修,土边沟不够高程应用土填平夯实或挖平。整修挖填土边坡时,应挂线将
凸出之土挖除,凹部分挖成台阶,填土夯实,力求坚实稳定。开挖岩石边坡,要一次挖够宽
度,坡度符合要求。对悬空的石块,必须及时处理。土方工程在碾压过程中会出现翻浆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