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通过挖槽,保持挖槽的稳定性。

 

  ⑵在潮汐河口水域,挖槽轴线应当选择在退潮的主流深泓线上;在有多条叉道时,则
应当选择在输沙量最少、水面最稳定、涨退潮流路最一致、退潮流量最大的主流线上,这样才
能有利于泥沙的出海。

 

  ⑶在海岸港口,挖槽轴线的选定则应当从水文、气象和船舶操纵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
避免航道方向与强风、大浪方向的夹角过大。

 

  (二)挖槽深度

 

  挖槽时,绞刀、抓斗的下放深度是在试挖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设置的。由于挖槽
不可避免地会有挖泥泄漏和回淤等现象出现,因此,实际挖槽深度

=设计深度+超深,超深

的大小可参考表

1。 

  挖槽时一般先挖上层和回淤量小的施工段,最下层和回淤量严重的留在最后开挖;最
后一层土的开挖厚度应当适当小一些,横移速度也要适当放慢。

 

  

2.3 疏浚泥浆输送工艺 

  (一)疏浚泥浆输送管路的敷设

 

  为了避免过往船只的航行对施工造成干扰,泥浆的输送管路一般宜水下敷设。水下管路
采用柔性连接、分段下放的方法进行敷设,下放前连接成整体。水下管路敷设完成后,必须
保证航道水深大于

2.5 米,若水深不足,则必须在敷设管路前重新挖槽。 

  (二)疏浚泥浆的输送

 

  疏浚泥浆的输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短距离输送。通常是直接使用泥泵就能够完成疏浚泥浆的输送工作,在这种情况
下,泥泵的吸泥与排泥是连续、不间断进行的。

 

  另一种是远程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接力泵站来完成。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设立中
间站池来贮存泥浆,把吸泥船跟接力泵分开来独立工作。吸泥泵负责把疏浚泥浆不停地吸到
贮泥池贮存起来,而贮泥池里的泥浆则通过接力泵输送出去,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2.4 疏浚泥浆处理工艺 

  (一)水下抛泥法

 

  水下抛泥法通常只适用于疏浚土质无法被利用,或者由于施工地形限制、设备限制而无
法利用疏浚泥浆的情况。

 

  抛泥地点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一是水的流速要小、容积要大、不易产生淤积;
二是要尽量靠近挖地点,缩短抛泥距离;三是水域的面积开阔且水深充足,有利于抛泥船
的操作,以缩短抛泥时间。

 

  (二)边抛法

 

  ⑴旁通法

 

  即泥浆从旁通口排入水底,这时由于泥浆具有较大的动能和位能,土块按从粗到细的
顺序逐步沉积在水底,成为河床的一部分,而剩下的极细颗粒则扩散到水中被水流带走。抛
泥水域的水流流速越大、水流方向与挖槽轴线夹角越大,疏浚效果就越好。

 

  ⑵溢泥法

 

  即泥浆进入泥舱后,泥浆中的土块和粗颗粒泥沙积沉在泥舱内,而多余的细小泥浆则
从溢流口不停地排入水中,被水流带走,这样就降低了挖槽内的回淤,提高了边抛效果。

 

  (三)吹填法

 

  吹填法是通过泥泵把泥浆输送到填埋点,再对泥土进行综合利用。这种方法不但使疏浚
泥浆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疏浚泥浆对航道的回淤,还减少了疏浚泥浆对环境的破坏,
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且环保的施工方法。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