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值即是平均等候时间。由此可见,电梯运行周期时间越短,电梯台数越多,我们等候电梯的
时间越短。日本有关资料建议在

30s-35s 之间为宜。 

  其实,等候时间更是一个舒适度的指标,并不是衡量电梯效率的关键指标。因为完全可
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电梯虽然一部接着一部来,但是却仍然因为等候的人太多上不去电梯
不得不等再下一部电梯或更下一部电梯。所以单纯将平均等候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就不够科学,
于是又提出了另一个评价标准:五分钟运力。

 

  五分钟运力是指全部电梯在满载运行状态下五分钟内能够输送的全部乘客数量占全部
需要运送乘客数量的百分比,这是整个项目电梯配置高低的标志。日本有关资料建议的适宜
数值为,自用办公楼为五分钟运力

20%,出租办公楼为 15%。其实,我建议这个标准换一

个说法会更容易理解

――最大运力,单位为分钟,即整个项目电梯始终满载运行直到将乘

客运至目的地所需的时间,数值依然越短越好。根据日本有关资料建议的适宜数值推算:自
用型写字楼为

25 分钟(五分钟运力 20%),出租型写字楼为 33 分钟(五分钟运力 15%)。 

  有了上述两个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目标来尝试建立一个电梯运力计算
模型。

 

  

 

  电梯运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1.建立电梯运力计算模型的思路 

  电梯运行模式分析一找到最不利时间段一简化最不利时间段的运行模式并建立运力计
算模型。

 

  

 

  

2.电梯运行模式分析 

  正常的电梯运行过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停站和上下运行。其中,停站可以继续细分为
开门、上下乘客和关门三个动作,上下运行可以继续细分为加速、最大速度运行和减速三个
动作。

 

  通常情况下,电梯运行可以看成是一种随机的行为

――什么时候、有多少人和去哪一层

都是没有规律的。但是仔细分析后,任何建设项目还是存在一定的运行模式,这为我们建立
电梯运力计算模型奠定了基础。

 

  以写字楼项目为例,电梯运行大致有四种模式,详见表

1。 

  

 

  

3.找到最不利时间段 

  由表

1 可以看出,上班高峰时间段写字楼项目的电梯运力最为紧张,矛盾最为突出。如

果电梯配置能满足此时间段的运力要求,那么其它时间段的电梯运行应该不成问题。

 

  下文就继续以写字楼项目为例,建立电梯运力计算模型,继而解决电梯配置中的常见
问题。

 

  

 

  

4.简化最不利时间段的运行模式并建立电梯运力计算模型 

  根据前面对写字楼电梯配置评价标准和运行模式的分析,结合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我们就可以建立初步的电梯运力计算模型。

 

  基本公式:

 

  平均等候时间=电梯运行周期时间/电梯台数

 

  最大运力=

[乘客总数/(单台电梯满载人数×电梯台数)]×电梯运行周期时间 

  电梯运行周期时间=各停站时间之和+各停站之间运行时间之和

 

  停站时间=开门时间+下客时间+上客时间+关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