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行的动力响应分析,我们知晓越长的板长就越有利于搭板受力。正常地说,搭板长度要设定

5 米之上,对于中小桥,一般是 6 到 8 米,对于大桥来说,一般是 8 到 12 米。 

  

2.3 搭板的宽度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一般的搭板来讲,其边缘应该离石边缘有大约

半米的距离,尽可能的窄化处理,在上面对搭板动力进行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知道伴
随着不断增加的板宽,需要慢慢增大位移,但在两个方向上,板底最大弯处的拉应力则呈
现减小的趋势。此外,如果搭板本身比较窄,行驶的时候,车轮就可能走在纵向边缘的位置,
损害搭板受力情况,所以,在宽度上,搭板应该与桥面保持一致。

 

  

2.4 搭板的厚度具体的分析搭板动力产生的响应,可以清晰的滞销,伴随着不断增大的

板厚,位移会出现稍微的缩减,但是位于板底的拉应力

,则出现了稍稍的增大现象。基于板

顶出现的位移情况,可以反向推算板厚

,板底配筋能够帮助将板底弯拉应力有效的解决掉。 

  

2.5 桥台与搭板之间的连接桥台是搭板近台端放置的位置,借助于锚筋将桥台和搭板之

间很好的连接起来,填入沥青玛蹄脂到桥台和搭板之间的结合处,避免渗入水分。路基是搭
板远台端放置的位置,路基出现或者发生沉降现象之后,在纵向层面上,搭板可能会出现
滑移,所以需要设置锚栓在搭板和台顶之间,加强处理位于远台端的地基,尽可能的将局
部沉降现象减小,为了提升维修的效果,需要设置灌浆孔以及检查孔在近台端。

 

  

2.6 设计搭板配筋在设计搭板配筋的时候,需要考虑或者依据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搭板底

面上的最大弯拉应力。按照具体的构造提出或者产生的要求、按照实际的搭板受力复杂状况、
按照路基本身的沉陷状况、结合重载类型的交通产生的影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按照工
程的要求,主筋直径被适当加大,主筋间距被适当缩小,使用双层配筋。

 

  

2.7 枕梁枕梁的架设具有诸多积极有益的一面,包括分布荷载到地基上,增加在横向层

面上搭板抗弯的刚度。诸多相关的资料告诉我们,对于有效的改善枕梁的承载能力、提升枕
梁下部路基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讲,如果能够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碎石桩到位于枕梁下面的
路基中的话,效果将非常的明显,对于这个部位发生沉降现象来说,也能够有效的减少。诸
多实践性的结果告诉我们,这种方法成本低,效果显著,所以对于设置搭板来讲,可以做
成两种主要的类型:设枕梁或者不设枕梁。如果选择设枕梁的类型,又可以再进一步的被划
分为设水泥石屑桩或者碎石桩以及不设水泥石屑桩或者碎石桩。对于上面三种不同的类型,
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检验各种类型的具体效应。

 

  

3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桥头跳车问题的解决,搭板本身的长宽高以及埋置的深度都发挥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其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搭板、路面与路基之间的合理有效组合,有助于桥头跳
车现象更好的、更高水平的预防,并且最终科学高效的解决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1]陈雪.桥头跳车病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9,35(23):284-285. 

  

[2]方福森.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