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高层建筑排烟设计中,涉及到关于排烟量的计算,在当前我国常用方法主要是经验
指标法和火灾模型法。

 

  

3.1.1 经验指标法 

  现行的《

 高规》 采用的方法都是经验指标法( 面积指标或换气次数指标) , 对于担负

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中庭排烟系统、汽车库排烟系统
等,均有明确的规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3.1.2 火灾模型法 

  该法是当今国外普遍使用的方法,但由于各自的火灾模型不尽相同,其计算方法也有
差异。如起火地点及其空间形态、火灾热释放率、最小清晰高度等。关于烟气质量流率的计算,
根据不同的烟缕形式(

 如轴对称型、 阳台溢出型、 窗口型、 墙型、 角型等) , 给出了相应

的计算公式。

 

  如现行《建规》规定的中庭应设排烟设施,有关条文说明中列举了某商城火灾时烟气很
快升至

12m 以上的流动情况,因此高层建筑对中庭采取机械排烟的高度未限制在 12m。 

  

3.2 排烟设计案例分析 

  

3.2.1 设计案例 

  某住宅楼地上

 32 层、地下 2 层,建筑高度 97m,设有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和普通客梯

 1 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设有加压送风系统,2 台风机置于楼顶的机房内,送风量

分别为

32000 m3/h 和 27000 m3/h。地下层为停车库,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为尽可能多布置

车位,停车库仅设置了封闭楼梯间而未设防烟前室,楼梯间外墙为无洞口的剪力墙。

 

  

3.2.2 设计依据 

  但由于楼梯间外墙无洞口,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

 6.2.2.1 条(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

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规定,设置防烟前室

  

3.2.3 设计方法 

  本工程防烟设计不能仅将地上层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送风道延长至地下层并开设送风口
应根据《高规》规定,把地上、地下共

 34 层分为两部分设计,分别设置独立的送风井和送风

机,并据此调整送风机设计参数。

 

  通过封堵分隔防止烟气扩散蔓延在建筑中首先考虑阻止烟气垂直向上的蔓延。烟气的水
平平均流速为

0.3-0.8m/s,垂直向上的扩散速度为 3-4m/s,可见烟气垂直向上蔓延比水平蔓

延更快。烟气垂直方向的蔓延通道往往是各种竖向管井如电缆井、水管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管
道、楼梯间。

 

  该项目对楼梯间、电梯间可采取能自行关闭的防火防烟门;当采用玻璃幕墙为外墙时,
则在内壁部位设置不燃的裙墙,或采用挡烟垂壁等保护措施,裙墙和挡烟垂壁的高度或两
者高度的和不小于

0.8 米,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 

  一般情况下,建筑防止烟气水平方向的扩散蔓延一般是通过设置防烟分区来实现,一
个防烟分区不大于

500m2。防烟分区中区与区的分隔可采用挡烟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挡

烟垂壁、挡烟梁(垂壁、梁的高度不小于

0.5m)等方法。 

  

4.设计及防范措施 

  

4.1 严格按照规范设计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施工图审查, 严格把关设计

质量。消防监督部门的建审人员在施工图审查时,应重视对防排烟设施设计的审查,应重点
对自然排烟窗的设置、开窗面积,机械防排烟设施的设置部位、风机选型、送风口排烟口的设
置、防烟分区等到进行审查。

 

  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防排烟设施设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各地消防部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