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2.1 建筑的体型要简单,平立面布置宜规则。体型简单和规则的建筑,受力性能明确,

设计时容易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反应及其内力分析,且结构细部的构造也易于处
理。所以这类结构遭遇地震后其震害相对都较轻。

 

  

3.2.2 对于结构体系的类型,其规则性关系到建筑地震作用的产生、分配和传递,其建筑

材料及结构体系对建筑物的固有周期和抗震延性有很大影响。扭转不规则时,产生附加扭矩,
即影响地震作用的产生;刚度不连续时,影响地震作用的分配;传力构件不连续时,影响
地震作用的传递。它们都对建筑的抗震不利。因此,对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
构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使其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否则,如为平面不
规则的建筑结构

(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或立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侧

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板侧向承载力突变

),则应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

算和内力调整,并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结构措施。由于偶然偏心放大了结构的扭转效
应,因此扭转不规则的计算应该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必要时设置防震缝。抗震规范的原则
是:建筑防震缝的设置,可按结构的实际需要考虑。体型复杂的建筑,不设防震缝时,应选
择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进行精细的抗震分析,估计其局部应力和变形集中及扭转影响、
判别其易损部位、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当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
防震缝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房屋类型等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3.3 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的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地基、材料和施工等因
素结合技术、经济条件综合考虑。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3.3.1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

对重力的承载能力。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
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不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
或选用轴压比不太大、延性较好的抗震墙等构件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结构体
系中的抗震墙处于第一道防线,当抗震墙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遭受可允许的损坏,刚
度降低而部分退出工作并吸收相当的地震能量后,框架部分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这种
体系的设计抗震墙能够承受大部分的地震力。对于强柱弱梁型的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
梁处于第一道防线,其屈服先于柱的屈服,首先用梁的变形去消耗输入的地震能量,使柱
处于第二道防线。为使抗震结构成为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体系,也可在结构的特定部位设置
专门的耗能元件。

 

  

 3.3.2 应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如果抗震结构体系有较高的抗侧

力强度,但缺乏足够的延性,则这样的结构在地震时很容易破坏

(如元筋砌体)。但如结构有

较大的延性、而抗侧力强度不高,在不大的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

(如纯框架结构)。

如果框架中设置抗震墙,使其抗剪力强度增加。则上述两种结构的抗震潜力都增大了。

 

  

3.3.3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

的应力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由于与之相连的梁水平
宽度较小,且梁、柱截面中心线不能重合,按规范规定,当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时,应考
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有试验研究表明,当框架梁、柱中心线偏
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

1/4 时,在模拟水平地震作用试验中节点核心区不单出现斜裂缝,

而且还有竖向裂缝。因此,有抗震设防的框架梁、柱中心线的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

1/4

时应采用梁水平加腋等措施。

 

  

3.3.4 薄弱部位钢筋构造。舞台这类大开洞结构,势必会在天桥和楼梯等部位形成薄弱

部位,是抗震时最不利的部位。因此,对楼梯及天桥等部位的板钢筋应双层双向拉通设置,
以增强其连接作用。同时,竖向构件的钢筋构造更不能放松。在对柱钢筋进行配筋设计时,
针对一些角筋计算值较大的柱,应特别注意。角筋配筋值较大在满足柱单边纵筋计算配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