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

 钢水温度变化曲线

T i

=

T

l

+

T

其中:

T

为过程温降和过热度之和, 过程温

降采用实际生产中测定的数据, 小方坯连铸的过
热度取 20~ 25℃。

T

l

为钢水的液相线温度, 采用

以下公式计算:

T

l

= 1537- 88C% - 8S i% - 5M n% - 30P %

- 25S% - 5Cu% - 4N i% - 2V % - 1. 5C r% - 2

由此确定连铸钢水温度制度, 如表 1 所示。

1

 各钢种温度制度

,

钢 种

液相线
温 度

中间包

开浇温度

大包

开浇温度

出钢
温度

M nS i

1502

1525

±

5

1615

±

5

1710

±

5

Q 235

1512

1535

±

5

1625

±

5

1720

±

5

3

 全流程钢水温度的控制

虽然有了较为合宜的温度制度, 但要达到温

度的目标值, 采用目前传统的经验炼钢操作是很
难控制的。为了对钢水温度进行全流程的控制, 采
取了 3 项技术措施: 转炉火焰温度测量; 静态计
算; 建立调度中心。

3. 1

 转炉火焰温度测量

目前, 我厂转炉炼钢的过程温度控制仍处于

经验控制阶段, 操作工凭火焰的亮度及加料数量
等来判断倒炉前的钢水温度。 研制声纳化渣操作

指导系统的思路是: 模拟工人的听觉, 根据炉内噪
音来判断化渣状况

[ 1 ]

。 火焰预报钢温系统的思路

也是相似的, 企图模拟工人的视觉, 根据火焰的亮
度判断钢水温度。

3. 1. 1

 测量方法

采用红外辐射温度检测仅进行火焰温度测

量, 该仪表安装在炉口旁, 放置在水冷套中, 用氮
气吹扫。虽然它与火焰的距离仪仅为 1. 0~ 1. 2m ,
但在试验中仍然能长期使用, 并保持干净的透镜
面。 该仪表的测温范围为 1000~ 2000℃, 精度为
±10℃, 输出信号为 0~ 5V , 信号送入原声纳控渣
的操作指导系统中, 并在微机屏幕上显示。

3. 1. 2

 火焰温度与钢水温度的关系

红外辐射温度检测仪测得的温度与第一次倒

炉热电偶测量的结果相比较, 其差值供下一炉的
反馈计算, 由于热辐射的光路易受烟尘、水汽和炉
气等成分的影响, 喷溅和返干均较大地影响测量
值, 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取样时间。从数据采集和
声纳控渣系统中获得的信息, 做出判断。最后所获
得的数据还需经滤波处理, 才能对第一次倒炉的
钢水温度进行预报, 火焰温度的曲线也在声纳控
渣系统的微机屏幕上显示。

实践表明, 在一炉钢吹炼过程中, 火焰温度的

峰值出现在中后期。当钢中[C ]降至临界点后, 炉
气中 CO

2

含量会逐渐增加, 由此, 采用上述方法

测得的火焰温度并不与钢水温度同步增长, 而是
逐步降低的, 因此, 只能采用中后期火焰温度的峰
值来预报倒炉钢水温度。 后期钢水升温及加料对

它的影响也必须加以考虑, 为此, 初步研制了后期
钢水升温的简化模型如下:

t

1

=

t

0

+

a

[

C

0

] -

[

C

1

] +

a

′ 1

[

C

1

]

-

1

[

C

0

]

+

a

′ 1

[

C

1

]

-

1

[

C

0

]

-

bW

sh

-

cW

FeO

式中 

t

1

t

0

—— 分别为倒炉时和取样时刻的钢

水温度, ℃

  [

C

0

]、[

C

1

] ——分别为倒炉时和取样时刻

的钢中含碳量, %

 

W

sh

——中后期间石灰加入量, kg

 

W

FeO

——中后期期间氧化铁加入量, kg

 a、a′

、b、c——系数

采取上述方法预报钢水温度, 经数次试验, 若

以 20℃为预报误差, 第一次倒炉钢水温度预报的
准确率均在 70%~ 80% 的水平上。如果能较好地
解决炉口堵渣, 操作稳定 (测量时刻枪位和氧压的
稳定) 及改进和完善中后期的数学模型, 通过火焰
温度测量, 预报倒炉钢水温度的技术可望达到实

7

炼钢 

1998

年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