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扩大中、小型构件的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比重。 
    二、根据结构安装顺序,组织配套生产和流水作业,并在满足结构安装需要的  
条件下,组织好连续均衡生产。 
    三、构件制作及堆放布置,应充分考虑利用厂内铁路专用线,并直接将构件运  
至吊车起吊半径范围内的可能性。 
    四、对于分段吊装的构件,如除氧、煤仓间框架等,为了保证安装接头的准 确,
应尽量采取整体预制的措施。 
    2.2.2 大型构件的底模,应用水准仪抄平,严格控制其纵横向的水平,误 
差应控制在5mm以内。大型框架整体预制时,应采用经纬仪测定底模纵、横向定 位
线并使之闭合,各层框架梁的位置均应用对角线校对,同时确保侧模和底  模相互
垂直。 
    2.2.3 构件采用多层平卧叠合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叠合层数,应根据构件及其模板支承系统的强度、刚度及场地地基情况等 确
定。框架、柱及桁架一般不宜超过三层,梁不宜超过四层。 
    二、构件底模采用分节脱模时,其支点间距及支承面积须经过计算确定,防止  
构件产生不均匀下沉和裂缝。 
    三、各构件底模的架设和拆除,均应保证下层构件不因上层荷重而影响其强度  
和产生变形。一般其下层构件混凝土的强度,须达到5MPa(50kgf/cm2)后,方可 浇
筑上层构件混凝土。 
    四、构件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如需变动吊点位置或设计无规定时,应 对
构件进行强度、裂缝及对中(吊点与构件重心吻合)验算,并合理确定吊点位置。 
    2.2.4 框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2.2.4

的规定。 

表2.2.4 框架横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