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系较差。据

LB1 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静止水位深度 14.45m,单位涌水量 0.0009L/s.m,渗

透系数

0.0024m/d,富水性弱。 

  

1.2 隔水层 

  主要是指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黄土与新近系上统保德组红土相对隔水层,出露于东
部梁区。离石黄组土以亚粘土、亚砂土为主,呈互层状,局部含分散状钙质结核薄层,厚度
1.50-60.00m,平均厚度 26.43m,在沟谷阶地区底部,夹有一层分散状砂砾层,水位埋深
6.20-9.00m,泉流量 0.14-0.454L/s,富水性极弱,为一层相对隔水层;保德组红土岩性以粘
土及粉质粘土为主,结构致密、硬塑

―坚硬状态,厚度 2.9-74.0m,平均厚度 31.61m,与上

部黄土层共同组成本区第四系松散沙层潜水的良好隔水层。

 

  

2 煤层充水条件分析 

  

2.1 充水水源 

  根据充水水源与矿床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其充水特点分为间接式充水水源、直接式充水
水源和自身充水水源三种最基本形式:间接充水水源是指充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开采煤层
的周围,但和煤层并未直接接触的充水水源;直接充水水源是指含水层与开采煤层直接接
触或矿山生产与建设工程直接揭露含水层而导致含水层水进入矿井的充水水源;自身充水
水源主要是指煤层本身就是含水层。

 

  本区煤层开采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436.60mm,且集中在 7~9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0%左右,近年来最大日降水量为 45.9 
mm,大气降水入渗后先补给松散层含水层,再通过含水层进入井下,局部地段也可通过
导通地表的导水裂隙带而直接进入矿井,故大气降水为矿井间接和直接充水水源;区内地
表水系主要为西沟的几条支沟,其中较大常年性河流有响水河,沟谷地段

4-2 煤层上覆基

岩很薄,煤层开采顶板跨落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必将导通地表水体,造成矿井涌(突)
水事故,因此地表水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区内影响煤层开采的地下水主要有侏罗系中
统延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和第四系松散沙层潜水,其中延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
承压水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但延安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弱,水力联
系较差,易于疏干,对矿安全生产不足以构成安全威胁;尽管第四系松散沙层潜水在局部
区域为矿井的间接充水水源,但大部部地段导水裂隙带沟通该水体,可成为直接充水水源。

 

  

2.2 充水通道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较大的导水构造。本矿井采用机械化综采采煤工艺,全垮落式管
理顶板,顶板破坏程度大,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大,会导通煤层顶板多个含水层甚至地表
水,因此,充水通道主要是煤层采动形成的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其次为原生结构裂隙。

 

  

3 一盘区存在水害问题 

  

3.1 形成水害的地质背景 

  (

1)基岩面形态:一盘区基岩面形态大致与现代地形一致,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

点,各沟流流域范围分布有古冲沟,在这些古冲沟处形成基岩洼陷区,局部古冲沟基岩顶
面距离煤层仅

9.37 m。基岩顶面风化严重,据统计风化层厚度 2.20-28.73m,且风化岩层岩

性多为中粗粒砂岩,胶结疏松,耐风化程度低。

 

  (

2)第四系沙滩地:第四系沙滩地广布于一盘区地表,大部地段构成地势低洼区域,

地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达

29.10m,该地层岩性主要为细、中沙,极易接受降水入渗

补给和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形成了松散沙层中等富水区。

 

  (

3)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一盘区开采的 4-2 煤层属浅埋煤层,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9.37

80.10m,且上部与松散岩类地层接触的基岩风化厚度较大。受古地质时期剥蚀、冲刷作用,

基岩面起伏不平,沟系发育,后期北新生代松散层沉积物覆盖,对股地形起到填平补齐作
用,因而大体上基岩面低洼处,基岩厚度薄,松散层厚度较大。一盘区

4-2 煤层上覆基岩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