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

1.5m,加上窗台高 0.9m,则窗顶距楼面 2.4m,还留

0.4m 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 1.0~1.8m 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

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

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

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

"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 0.8m 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

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
  窗宽一般由

0.6m 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

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
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  
--------------------------------------------------------------------------------

  

1.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

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 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
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0m 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

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

"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 墙,1.2m 中距的过道,

净空只有

0.96m,不足 1.0m 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

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

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

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

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
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
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
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
建筑面积。
  

2.过道高:

  过道的净高原本随建筑层高而定,设计中通常未予专门的考虑。当今建筑设备的要求
较前普遍了,风管、水管、电气、消防各种管线利用走道上部空间作为

"通廊",过道除了

供通行之外、往往成为管线的载体,于是过道净高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设计者面前。我们把
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

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 0.6m 左右,视风

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

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

0.05m 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按
常规,这个净高度应在

2.2m 以上为妥,特别是平顶上还有下垂的烟感探头、喷淋水喉时,

为避免人手触摸,这个高度要高于普通人摸高

2.15m。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

将走道净高压缩到

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

必需十分精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
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