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下室停车布置效率高,无较多的建筑多余空间,出入口楼梯设置较困难,因此采用方案一。

 

  

2.2 主要出入口设计 

  主要出入口是指战时空袭前、后。人员或车辆进出较有保障,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必须利用室外出入口设置,室外出入口指通道的出地面段

(无防护顶盖段)位于

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投影范围之外的出入口。若坡道设为主要出入口后,则其在各层所经区
域的顶板及侧墙、柱等均需考虑核爆动荷载。设计变得复杂、不经济。

 

  在室外阶梯出入口数量不足,而坡道虽为室外出入口却在地下室中迂回曲折的情况下
可采取在地下层设置阶梯出入口上至地下一层的坡道出入口处,经阶梯转换至汽车坡道或
自行车坡道的方法。这样通过转换,阶梯出入口可作为主要出入口,仅对阶梯及地下一层至
室外坡道段及转换涉及区域考虑核爆动荷载。

 

  

2.3 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的关系 

  人防防护单元分区与防火分区尽量结合设置,避免人防分区跨越防火分区。

GB50038-

2005 与 GB50038-94 相比。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做了较大的改动。原规范中人员掩蔽工程的
防护单元按掩蔽面积不大于

8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掩蔽面积不大于 2400m2。划分新规范中

人员掩蔽部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

2000m2。划分配套工程按建筑面积不大于 4000m2。这个

改动为人防分区与防火分区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 口部墙体的上下层对应关系 

  多层的防空地下室,宜考虑口部混凝土墙体的上、下层对齐。若仅上层地下室设有人防
口部墙体,应考虑在下层是否有剪力墙支点,支点如何设置不影响平时的使用,这方面需
要建筑与结构专业之间协调后再确定。

 

  

2.5 人防疏散口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总的疏散宽度应满足按掩蔽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0.3m,且每樘门通

过人数不应超过

700 人。对于人防工程的疏散宽度,除计入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宽度之

外。可能还需设若干疏散口。疏散宽度必须考虑各层人防地下室同时进行人员疏散,疏散宽
度需相应迭加,即不同单元合用出入口时,疏散宽度应按掩蔽人数之和进行计算。

 

  

2.6 配套电站的设计 

  建筑面积大于

5000m2 的防空地下室需设电站,某地区以设计移动电站为主,当人防

区设于最下层地下室时,通常移动电站也设于最下层,此时必须考虑移动发电机的运输问
题。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移动发电机的运输区域不需参照人防主要出入口那样考虑加固,运
输路线迂回曲折也是允许的。需要注意的是电站进风井与排风、排烟井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
小于

15m 或高差不小于 6m。 

  

2.7 人防通风井的平战结合设计 

  在不允许设置单独的战时专用风口时,人防进风井、排风井、排烟井可与平时的通风竖
井结合设置、并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防地表水等措施。而附壁式室外通风口的防倒塌棚架
必须考虑在地面部分与主体建筑脱开。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的高度分两种情况,防倒塌范
围内不宜小于

1.0m,防倒塌范围外不宜小于 0.5m。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务
院发出通知要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建设用地要充分提高其土地利
用效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地下空间建设量及开挖深度也不断增加。地下室
面积变大层数增加。人防设计涉及的地下室由原先的普通一层增至地下两层、三层以至更多,
而多层地下室的人防设计较单层地下室来说也要复杂得多。

 本文只对其中设计人员容易困

惑及疏忽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多层地下室中的人防设计较复杂,应坚持在确保战备效益的
前提下,提高人防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原则,在多层地下室的设计中多动脑筋,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