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3 内梁和外梁受力不均

  在曲线梁桥中,由于存在较大的扭矩,因而通常会使外梁超载、内梁卸载,
尤其在宽桥情况下内、外梁的差异更大。由于内、外梁的支点反力有时相差很大,
当活载偏置时,内梁甚至可能产生负反力,这时如果支座不能承受拉力,就会

出现梁体与支座的脱离,即 支座脱空 现象。

 

 

2.4 墩台受力复杂

  由于内外侧支座反力相差较大,使各墩柱所受垂直力出现较大差异。弯桥下
部结构墩顶水平力,除了与直桥一样有制动力、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地震力等
外,还存在离心力和预应力张拉产生的径向力。故在曲线梁桥结构设计中,应对
其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空间受力计算分析,只采用横向分布等简化计算方法,不
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对其在承受纵向弯曲、扭转和翘曲作用下,结合自重、预应
力和汽车活载等荷载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充分考虑其结构的空间受力特点才
能得到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

 

 

3.曲线梁桥的结构设计

  曲线箱梁桥设计较多的是匝道桥,其桥面宽度比较窄,一般在

6~12m 左

右。由于匝道是用来实现道路的转向功能的,在城市中立交往往受到占地面积的
限制,所以匝道桥多为小半径的曲线梁桥,而且设置较大超高值。另外,匝道桥
往往设置较大纵坡,匝道不仅跨越下面的非机动车道,有时还需跨越主干道和

匝道,这就增大了匝道桥的长度。因此曲线梁桥处于 弯、剪、扭 的复合受力状态,

上、下部结构必须构成有利于抵抗 弯、剪、扭 的措施,这给桥梁的线型设计和构
造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3.1 弯梁桥的弯扭刚度比对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弯扭刚度比越大,由曲率因素而导致的扭转弯形越大,因此,对于弯梁桥而言
在满足竖向变形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抗弯刚度、增大抗扭刚度。所以在曲线
梁桥中,宜选用低高度梁和抗扭惯矩较大的箱形截面。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梁高大
于跨径的

1/18 时,是比较经济的。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小于跨径的 1/22。

  

3.2 在曲线梁桥截面设计时,要在桥跨范围内设置一些横隔板,以加强横

桥向刚度并保持全桥稳定性。在截面发生较大变化的位置,要设渐变段过渡,减
小应力集中效应。
  

3.3 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扭矩效应,弯梁应在腹板侧面布置较多

受力钢筋,其截面上下缘钢筋也比同等跨径的直桥多,且应配置较多的抗扭箍
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中,应设置防崩钢筋。
  

3.4 城市立交桥中的曲线箱梁桥中墩多布置成独柱支承构造。在独柱式点铰

支承弯连续梁中,上部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扭矩不能通过中间支承传至
基础,而只能通过曲梁两端抗扭支承来传递,从而易造成曲梁产生过大扭矩。为
减小弯梁桥梁体受扭对上、下部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结构
受力平衡的调整:
  (

1)为减小此项扭矩的影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调整独柱支承偏心

值来改善主梁受力。
 (

2)通过预应力筋的径向偏心距来消除曲梁内某些截面过大的扭矩,改善

主梁的受力状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预应力曲线梁往往产生向外偏转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