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坪局部隆起最终导致开裂,所以对于使用要求严格的室内地坪,应增设垫层。因此在襄渝线
的设计中,对于膨胀土地区房屋中厕所、茶水等房间的地面采取的做法为:素土夯实 、
150mm 厚卵石层(粒径不小于 150mm)、150mm 厚 3:7 灰土垫层、lOOmm 厚 C15 级混凝土层 、
10mm 厚 1:2.5 水泥磨石地面。 
  

 

  

2、结构措施 

  

 

  膨胀土地基上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的变形和开裂损坏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对于不同结构
的建筑物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钢筋混凝土框架楼房,由于荷重较大,基础埋置较深。建筑物的升降幅度较小。结构本
身刚度好,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性较好,因而,一般不必采取结构措施。例如,安康供
电段办公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底埋层深
1.8m,除基底下 1.5m,基边各宽 0.5m 采用砂夹石换填外,未采用其他结构措施。 
  砖混结构房屋一般基底埋深浅,基底压力小,升降幅度较大

.加上墙体强度较低,门窗

洞削弱等,结构抵抗不均匀变形能力差。所以对于这类建筑物,采取一些结构措施,以增加
地基不均匀变形能力,具体结构措施有:

 

  

2.1 设置圈梁,特别是封闭式的基底圈梁 

  由于膨胀土地基不均匀的反复膨胀变形,引起建筑物正向或反向绕曲变形,同时还伴
有水平位移和转动。如果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特别是设置封闭式基底圈梁能增加砌体的强
度,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物抵抗剪切和绕曲的变形的能力。而且能
减小由于地裂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基础转动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

 

  

2.2 提高砌体强度,尽量减少削弱砌体强度的门、窗洞的面积 

  在膨胀土地区,采用低标号的砂浆砌筑的砖砌体及毛石砌体等,都是很不利。建筑物的
裂缝往往沿强度较低的灰缝产生和发展。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是由于局部的差异变形
过大而导致房屋开裂破坏

.所以增加砌体抗剪强度比增加建筑物整体刚度能收到更加显著的

效果。

 

  

2.3 内外墙按搓处和转角部位设置构造柱 

  建筑物由于内外墙的差异变形,往往在内外墙接搓处及转角部位产生开裂破环。因此,
在这些部位设置构造柱,并在墙体中适当的配置一些水平钢筋是能减轻墙体的开裂破坏的。

 

  

2.4 外廊式建筑的外廊部分,宜采用悬吊结构 

  外廊式建筑,往往是由于外廊柱与相应的内墙差异变形而导致外廊柱断裂,开裂的外
廊柱下部能力自由晃动。所以,外廊式建筑的外廊部分最好采用悬吊结构。

 

  

2.5 基础型式及地基处理 

  襄渝线安康至旬阳段是膨胀土地段,在该段既有房屋情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已
采取了相应的构造措施,如采用宽散水等措施。但有

10%的左右的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

缝及基础不均匀下沉,从有关地质资料看,同一场坪作为持力层的膨胀土层,膨胀土等级
(强弱)一致,承载力一般在 fk=150-200Kpa 范围,基本能满足设计需要。但土层厚度变化较
大,从而受雨水影响急剧层以下。其次,在无法保证埋置深度的情况下,应采用非膨胀性土
质进行一定深度的换填来消除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以上土层的膨胀性。在襄渝线设计中我们
采取了砂夹石做换填材料,厚度一般在

0.6-1.5m。第三,为提高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

沉降,一般砖混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施工措施中赢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