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般说来,在砖混结构建筑的设计中,对于构造柱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大幅度的增加
建筑物墙体的抗剪能力。并且,使其在与梁的配合作用下,就能很好的实现避免建筑物墙体
裂缝的产生。使建筑物具有了很高的稳定性。然而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因为设计人员认识
的错误,而把构造柱当作承重柱,使各结构不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以至对建筑物本身的质
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构造柱的设计中,通常都不会对其设计基础,这样构造柱的承重
能力就会很小,达到到对于承重柱的标准要求。在承受较大的荷载时,会导致基础发生沉降
破坏,最后在支撑位置就出现裂缝。如果两者混同使用,就会对建筑物墙体约束作用大幅减
少,如果受到大的震动,因为构造柱的强度不足以应对地震的破坏力,就会必然成为一个
最易受到破坏的环节而使构造物损坏。

 

  由上可知,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将构造柱和承重柱两者区别对待,因此设计
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将承重柱和构造柱进行明确的区分,然后,在设计之初
就确定其所要发挥的作用,而把安全隐患降低。

 

  

1.3 悬挑梁设计 

  在进行悬挑梁设计时候,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设计的人员经常只是注重对其强度及
倾覆来验算,却不在意关于挠度的验算。由于悬挑梁梁高小,容易使截面受到更大的压应力。
如果处于正常的条件下,其受压区就会发生非线性的渐变,其挠度不是一成不变,是会逐
渐的增加,并变形。这样就会使梁上板开裂,开裂的程度因变形的逐渐增大而增加,就会影
响建筑结构的使用。依据经验来看,如果这样的变形效应发展到最终阶段,其底部截面上部
承受拉力的位置通常会发生竖向的开裂,并且程度较宽。受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
宽的竖向裂缝。在其周围的剪弯力作用的牵动下,其竖直走向的裂隙会向下方伸长而成为斜
向发展的开裂,这个时候,说明此梁已经快接近损伤的程度。当其为托墙挑梁时,梁挠度会
使墙体在梁底部周围产生裂隙。裂隙就会沿梁支座向上延伸,高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裂缝
方向就开始向斜上的方向发展,并且越是向延伸,开裂的程度就会越大。挑梁截面如果很小,
也会使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小。悬挑梁对于竖向地震的力量感受非常敏感。梁的高度较小
的时候,其截面相应的受压区高度就会较大,而梁的的延伸性就会减少,此时,就会在竖
向地震力量的影响下损坏,导致其承载能力的丧失。

 

  

1.4 连续梁的设计 

  在连续梁的设计工作中,有很多设计人员经常会将其依照单梁来设计,这样的设计会
导致潜在危险的存留,一般来说,这样的设计经常是在阳台边梁中出现。边梁的承重能力通
常都是很小。容易被设计人员所轻视,在设计中为了使受力分析的进行容易,就会把连续梁
当作支梁来进行设计,使梁在支座处上部的钢筋配置减少。从而使梁在支座的周围上部的受
拉区位置发生竖直方向的开裂,使梁的上部拦板发生竖直走向的开裂。如果在使用中,环境
的温度变化发生时,其伸缩性也发生变化,并受到挑梁约束,发生收缩。使其底座周围梁面
裂隙加剧。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这种现象在工程施工经常发生,必须要有关人员提高
注意。

 

  

2.对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建议 

  首先,设计工作者,在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进行中,要把思路立足于整个建筑结构的
整体性能。在设计中要全面的照顾到基础与上层结构的整体关系,并在设计中适度的提出一
些科学的假设。通常,因为上部的设计工作要较之基础设计工作较迟,所以要在设计中建立
整体考虑的思想,从全局考虑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要尽最大程度的努力来减小或消除
因地上结构的设计时间相对滞后所产生的误差。以此来保证基础部分乃至整个建筑结构的工
程质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础的设计工作是依照结构力学与弹性力学为主要的理论依据的
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是其主要优势,基本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结果。特别是在地质良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