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具体地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吗?你具体问了什么人的意见? 后来笔者得知应聘者是向某个

富有经验的老同事请教了问题,因为他过去经常处理类似的问题。这里我们可以去判断其

解决问题时的权衡与考虑过程:选择合适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而毫无头绪地

去碰运气。这样,对其思维的决策水平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类似问题,还有的应聘

……”

者说 这个问题我当时是先向领导做了汇报

,这则是另外一种不同的处理问题的风

格,可能其更注重处理事情的稳妥性或是他遇事更倾向于与领导保持充分的沟通。

    因此,通过明晰事情过程中与其交流互动的对象,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事情更为细致、

具体的方面,还可以了解其行为背后的一些想法,其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只有获得这样一

些个性化的信息,才更有助于将其与众多的应聘者作区分比较。

    。当应聘者讲述非行为事件时需要追问

    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经常很容易就谈到一些非行为事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一些

情况:第一,应聘者常常会说一些主观的看法与认识,而非其真实发生的行为,比如 我

……” “

……”

认为团队合作是应该的

, 我想,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这么做

等等。第二,

应聘者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假想的情境中,来讲述其可能会有的一些应对做法,比如 在这

……”

种情况下我会这么做

。第三,常会偏离到一般性描述,比如 通常我是这么处理的

…” “

……”

, 过去,我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我常和大家一起商量来解决

等。这几种情况,

应聘者提供的都是非行为信息,谈论得较多的是很抽象的一些个人观点或理论认识、一些

概化的通常行为模式以及未发生的将来行为等。因为行为面试始终关注从个人过去的行为

解读其行为模式,来对未来行为或者绩效表现做出有事实根据的预测,所以,一旦察觉

应聘者在讲述非行为事件,面试官一定要先试着帮助其放慢节奏,引导其去回想,从而

讲述一件既往发生的具体实例。

    

比如,提问应聘者 与个性较强的人合作有时会遭遇很多挑战,请你谈一个你所遇到的

……”

类似经历吧 ,如果应聘者回答 我要是遇到了,我一般是尊重他,多与他沟通

,那

他描述的就是将来事件,如果应聘者回答 过去我遇到这种个性强的人,我通常会尊重他 ,

……”

多与其沟通

,这则是应聘者对自己过去多个类似情境的概括性描述。这些回答都没

涉及应聘者具体的一个行为,而是偏于应聘者的认识层面,这时面试官就需要通过追问

来引导其讲述具体的实例。比如,面试官可以这样引导: 请你先稍微回想一下,然后选

” “

择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来谈一下 , 你在什么情况下和这个个性强的人合作?合作过程

中,他的什么行为让你觉得受到了挑战?是什么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