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然而,要求我们的管理者掌握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探测人们的内心世界,殊非易事。此外,不同的
情境导致人们有不同的无意识投射,从而导致主题统觉测试在信度和效度上均有不如意之处。之所以要
用独立的一个话题探讨无意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我们真实精神世界的所在:无意识。况且,任何的无
意识,终究要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从行为去判断、理解人们的精神世界、人格特征的深层次部分,
这一点,却是每个专业人士和管理者都可以掌握的。

  接下来,就要涉及 bei 最核心的部分:行为。

  行为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穿着极为破烂的衣服登台讲演,苏格拉底对那个年轻人说: 年轻人,你的虚

荣心正在透过你的衣服上的每个孔向外窥视呢 。

  故事中的这个年轻人,致力于获得人们对他的简朴、不役于形的这些所谓谦逊的美德的赞美,然而
他穿着过于破烂的衣服的行为,却暴露了他夸张的虚荣心。

  多数时候,语言也是一种行为。

  项目助理小刘向客户解释提案,连续解释了 3

次,客户都没有弄明白,疑惑地问: 不好意思,我

没听懂 。当小刘打算耐心地解释第 4 次时,一旁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老王暗示小刘换一个话题,晚一些
再解释这个话题。

  在这个案例中,当客户连续三次重复同一句话时,这就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暗示一种行为,即:
你的提案要么不适合我,要么过于理论化,我无法接受。经验丰富的老王看出了这一点。人们的这些行为,
有助于我们判断他们的精神世界、人格特征。

  所有的心理学派都赞成,在人生的早年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特质和特征逐步形成稳定的模型,构成
我们的人格,人格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

  人格特征往往与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行为模式相对应。

  挑战在于,人格特征固然是相对稳定的,行为表现却因情境不同而各自不同。一个过度追求权力的
人,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表现为强势,也可能在某些情境下采取弱势,以守为攻。

 

   另一个挑战在于,在人格特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终究是由不同的 自我

组成的,尽管这些 自我 部分是由我们的过去决定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目前的环境和对
未来的希望和恐惧,从而体现出变化性。

 

   这两个挑战才是我们了解人的时候的最大困难。

 

   迄今为止,解决这个困难的最好理论基础是 交互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说明:围绕个人追求的目标
和个人实现的需要,人们的行为尽管表现迥异,但总是存在某种内在模式。通过对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
行为了解,我们可以推断出人们稳定的内在行为模式,从而了解其精神世界、内在特征。

 

   因此,bei 围绕 6 个关键的行为事件展开(也是著名咨询公司 hay 的方法论之一)。其中包括 3 个
成功事件,3 个挫折事件。针对每个事件,进行深入、再深入的行为访谈,从而去推断人们的内在行为模
式,进而推断人们的内在特征(素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行为和精神世界的探讨,有时候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