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审美疲劳: 我出来买酱油的。

 

“ ” “ ”

“ ”

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该有个 度 , 好 的说多了让人烦,好的 看 多了也可能让人烦。无论做

人、做事还是干事业,都要靠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只有你懂得领悟、懂得创新,才不至于让你陷于别人所诟

病的 审美疲劳 当中。

在现代人 快餐式 的生活方式下,出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学现象,那就是 审美疲劳 。

   审美疲劳 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
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

麻木不仁的感觉。

   审美疲劳 一词的真正流行要归功于中国著名导演冯小刚。 审美疲劳 在他的贺岁片《手机》中的点

睛妙用,迅速成为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和流行语。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手机》中有个大学教授叫费

墨,他发自肺腑地说了句: 在一张床上睡了 20

年,的确有点审美疲劳。

  费教授此言一出,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以致许多人动辄就说 审美疲劳 。在现代心理学当中, 审美疲

劳 确实用处极广,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让人 审美疲劳 ;书店里的书不同书名却雷同的内容让人 审美疲

劳 ;每天穿同样款式、同样颜色的衣服让人 审美疲劳 ;天天重复同样的生活让人 审美疲劳 ;整天混在

”……

女人堆里的人容易 审美疲劳 ;整天拼命工作、加班加点赚钱的人,容易 审美疲劳

只要人感到疲乏或

是心情郁闷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幽默与调侃中,自嘲与讽刺中,其实不

经意间达到了自我解脱与释怀。
  我们来看一个由热门事件而引发人们审美疲劳的例子。前不久,一张贴图在网络世界迅速风靡起来,其

所描述的场景是前段时间广州电视台的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 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 CGX 等

……”

明星又有什么看法?

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 关我 X

……”

事,我出来买酱油的

这句话在网络间迅速流

传,各种 PS

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 酱油男 一词在网络成为笑谈,甚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有关此事的原始视频在网络上无法搜索到,难以确定相关对白就是如贴图展示的那样。当事人的身份及

资料等暂不可考,一向表现强劲的人肉搜索引擎也没有展示其效用。有些网友则亲切地称呼其为 酱仔 。

但是,当时那种风靡的态势已经引起一些网友的忧虑,担心这样持续恶搞下去,将是对其肖像权的侵害。

  某位娱乐评论写手曾说过: 网络世界要选中一个人,要让这个人被瞩目、被娱乐、被蔑视或者被侮辱,

往往不由分说,被选中的人,从此必须被动地担当被瞩目、被娱乐、被蔑视或者被侮辱的使命。 在网络世

界中,这个无名氏的遭遇会像曾经的网络红人 小胖 一样,奉献了自己的肖像,得到的只有人们茶余饭后

取笑的 明星 荣耀吗?
  从现代人的心理学角度讲,这句颇具娱乐性的话,可以说是审美疲劳时代的典型产物。就像我们吃甘蔗

的时候,开始嚼的时候水分很多、很甜,可越嚼味道越淡,嚼到没味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要将它 一吐为

快 。信息和娱乐也是同样的道理,某个新闻一出来,一开始大家都津津乐道,都把它当作茶余饭后最美妙

的谈资。但是,车轱辘话老说就没意思了,什么事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什么话听多了也就腻歪了。当人

们对 艳照门事件 热谈数日,仍热情不减时,很多人已经开始 审美疲劳 ,开始烦了。自然而然地就有洒

——“

脱的哥们儿说出了这句可以代表大家心声的话

关我 X

……”

事,我出来买酱油的

  即便是 我出来买酱油的 这句极为流行的话,也无法逃脱人们的 审美疲劳 的命运。当其不断被网络

传播,某些论坛里 几乎每个帖子都有酱油大军的光顾 ,令很多常在网上论坛里泡着的网友产生了逆反心

理,称 看到此图有想吐的感觉 。甚至提议封杀酱油贴图,呼吁各大版主 只要看到谁用酱油贴图,马上删

——

除他的注册账号!还论坛一个健康的形象 。中华网一个名为 最近比较烦:论坛出现的污点

酱油大军 的

帖子,还提出注册用户就上述提议投票。

“ ” “ ”

“ ”

  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该有个 度 。 好 的说多了也让人烦,好的 看 多了也可能让人烦,不

信你问问那些家有美妻的 花心大萝卜 。就算他的妻子天生丽质、如花似玉,但看久了,他也容易产生 审

美疲劳 ,偏偏要到外面拈花惹草,美其名曰: 家花不如野花香。

  现代心理学还提醒我们,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干事业,都要靠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只有你懂得领悟、懂

得创新,才不至于让你陷于别人所诟病的 审美疲劳 当中。
 
                  

 巴纳姆效应:不要被别人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

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迷失在环境当中,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 巴

纳姆效应 。

  对于这点,有位心理学家特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
个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别一份是多数人回答平均起来的

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

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
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之极。

——

  下面就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优势的

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既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位名叫肖曼·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