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河流上游水体流经电镀区后,受到电镀废水污染,导致地表水中 C(rⅥ)超过
了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4.4 倍。 

 

    2.2 底泥 Cr 形态分布特征  

    底泥 Cr 的形态分析结果如表 3 所示,各样品的形态之和与总量分析结果基
本一致,其误差小于 20%。电镀污染区底泥中 Cr 远远大于对照点,表明电镀废
水导致了 Cr 在底泥中的积累。电镀污染区河段的底泥 Cr 有效态和碳酸盐态含量
较低,主要以氧化态、有机态、残渣态为主,特别是残渣态含量特别高。重金属
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按照连续提取的顺序依次降低,除废渣态以外,其它所有
形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有效性,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的生物有效性最大。
底泥中 Cr 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次是氧化态和还原态,有效态和碳酸态含量较
低,反映了底泥 Cr 具有较低生物有效性,但存在潜在的长期危害性。 

 

    2.3 硫酸亚铁对电镀废水除去效率  

    表 4 表示不同 FeSO4 用量处理在不同 pH 值下对电镀废水中的 Cr6+和总 Cr
含量影响。随着 FeSO4 用量增加,废水中 Cr6+含量减少。处理 1 的 Fe2+/Cr6+
摩尔比为 2 时,Cr6+除去率为 50%;处理 1 的 Fe2+/Cr6+摩尔比为 2 时,Cr6+除
去率为 98%以上。处理 1 的 Cr6+未达到电镀污水排放标准,处理 2 的 Cr6+达到
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但是高于地表水Ⅲ类。处理 3 对 Cr6+的除去率达到 99.9%,
处理后的废水基本上达到了地表水标准。电镀废水中的 Cr6+通过 FeSO4 还原后,
pH 值对废水 Cr6+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城镇水网 

www.chinacitywa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