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单元 。此外 ,竹子中还含有 5% - 10%的香豆酸和
少量阿魏酸乙酯的型式与其他结构单元联接 。酯联
接是蒸煮初期就能进行碱化断裂的联接键 。所以竹

子较木材易蒸煮 。

蒸煮用的设备一般大多小厂采用蒸球 ,中型纸

厂采用立式蒸煮锅或横管式连续蒸煮器 。现代化大
型竹浆厂可采用卡米尔连续蒸煮 ( ITC或 CC)器带
扩散 洗 涤 , 或 采 用 超 级 间 歇 式 ( Super - Batch 或

RDH )蒸煮器 ,具有生产效率高 ,产品质量稳定 ,得

率高 ,纸浆脱水性能好 ,操作条件得到改善 ,容易实
现自动化等优点 。采用冷喷放 ,既能回收喷放余热 ,
又能使蒸煮过程中基本上无废汽外泄 ,消除喷放产
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也能防止蒸汽随浆带走 ,减
少蒸汽消耗 ,而且浆料不发生高温裂解反应 ,对纤维

损伤少 ,从而提高了纤维强度 ,因此 ,带冷喷放的连
续蒸煮器 ,对改善纸浆质量 ,降低用汽量 、

消除废气

对环境的污染都起着重要作用 。

研究发现 ,竹料硫酸盐法蒸煮时大量脱木素阶

段是在升温到 140℃以前 ,升温 1h左右时脱木素已
达 64% ,升温时间近 2h时 ,脱木素可达 74%。对于
最适宜的蒸煮最高温度 ,在硫酸盐法蒸煮竹子时 ,升
温到 160℃就达到了纤维分离点 ,但还有少量粗渣 。
这说明最高温度 160℃是适宜的 ,但在此温度下要
保温一段时间 。在实际生产中 ,鉴于竹材结构紧密 ,
加上导管内留存的空气极难排除 ,竹材蒸煮需要较
长的渗透时间 ,升温渗透时间一般 1. 5 - 2h,保温时
间也都需要 2 - 2. 5h。

3. 2. 1 竹子硫酸盐法蒸煮的主要工艺条件示例

3

 

硫酸盐法竹浆几种不同蒸煮设备蒸煮工艺示例

蒸煮工艺参数

蒸球蒸煮

立锅蒸煮

横管连续蒸煮器蒸煮

装锅量

(

或进料量

)

180

220kg /m

3

绝干竹片

220

230kg /m

3

绝干竹片

进料量

110

160kg /m in

液比

1

2. 4

3

1

3

3. 5

1

2. 4

2. 8

用碱量

18%

22% (

NaOH

)

15%

18% (

Na

2

O

)

18%

20% (

Na

2

O

)

硫化度

15%

25%

16%

22%

18%

20%

最高蒸煮压力

0. 55

0. 65M Pa

0. 65

0. 7M Pa

蒸煮压力

0. 6

0. 7M Pa

最高蒸煮温度

-

( 165

±

2)

165

170

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辅以直接加热

直接加热

蒸煮时间

4h

4

5h

45

48m in

粗浆硬度

10

18 ( KM nO

4

)

14

18 ( Kappa

)

14

18 ( KM nO

4

)

黑液残碱

9

16g /L

10

16g /L

10

16g /L

3. 2. 2 竹木混煮

由于竹子和阔叶木的蒸煮工艺条件很接近 ,所

以竹子可以和阔叶木按一定配比混合制浆 ,竹子较
长的纤维使得混合原料的浆强度比单独用阔叶木制

浆时所得浆的强度高 ,同时也可以减轻硅干扰 ,黑液
也比纯竹浆黑液好烧 。竹子与桉木混合蒸煮 (立
锅 )工艺示例如下 :

装锅量 : 200~230kg/m

3

绝干竹片 、

木片

液比 : 1: 3. 5
用碱量 : (16% ~18% ) (以 Na

2

O 计 )

硫化度 : 22% ~25%
最高蒸煮压力 : (0. 65~0. 7)MPa
最高蒸煮温度 : 170℃
加热方式 :间接加热辅以直接加热
蒸煮时间 : 5~6h
粗浆硬度 : 14~18 ( KMnO

4

值 )

黑液残碱 : 10~16 g/L

3. 3 洗涤 、

筛选

生产实践证明 ,竹浆纤维比较长 ,滤水性好 ,比

其它草浆容易洗涤 ,甚至比阔叶木浆容易洗涤 。用
于竹浆洗涤的设备一般有真空洗浆机 、

压力洗浆机 、

水平带式洗浆机 ,大型竹浆生产线可采用双辊置换
压榨洗浆机或 DD洗浆机 。

筛选净化主要是除去粗渣 、

尘埃和砂子 ,竹子制

浆粗渣量比较大 ,粗渣主要是未煮透的节子 ,杂细胞
含量大 ,不宜再用于蒸煮 ,否则会影响到纸的质量 。
粗渣可以卖给一些小纸厂用于配抄低档包装纸或卷
芯纸 。传统的开式筛选系统 (如图 2 所示 )用水量
大 ,污水排放量也大 ,所以建议采用封闭筛选系统

(如图 3所示 ) ,用尺寸较窄的缝筛除掉尘埃 ,主流

程上不设除砂器 ,这样不仅可以节水 ,也能保证浆的
质量 。

3

Paper Science & Techno logy 2006 Vo l. 25 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