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3

2010

年第

5

无”脱硫装置,吸收塔烟气流速的设计还应该与之
结合起来考虑,由于无旁路,一旦出现“石膏雨”,导
致机组停运,降低了脱硫装置的可靠性。 因此,“三
无”脱硫装置塔内烟气流速不宜设计过高,并应留
有足够裕量,一般应低于

3.8 m/s

2.1.3

选择合适的除雾器类型

平板式除雾器设计流速一般在

3.5~4.5 m/s

右, 屋脊式除雾器设计流速比平板式除雾器高,一
般为

3.8~7 m/s

左右, 屋脊式除雾器对烟气流速的

适应范围更宽些,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
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 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
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
气流速减小从而减少烟气带浆。 另外,屋脊型除雾
器的结构较平板型除雾器更稳定,可以耐受的温度
较高,对于“三无”脱硫装置,为提高其可利用率,宜
选用能有效减少浆液夹带和安全性更好的屋脊式
除雾器。

在设计除雾器冲洗系统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冲

洗面选择、冲洗水压力、冲洗强度、喷嘴角度、冲洗
频率、冲洗水水质等。 喷嘴入口压力高,喷出浆液中
小粒径的比例增多易形成“石膏雨”,因此在设计上
对浆液循环泵至喷嘴入口处的管道、喷淋层及管件
等沿程阻力应详细计算, 确定准确的循环泵扬程,
保证喷嘴的雾化效果。

2.1.4

采用较小液气比

液气比(

L/G

)是指单位时间内吸收塔循环浆液

量与吸收塔出口烟气的体积比。 脱硫系统的液气比
是保证烟气 中

SO

2

SO

3

及烟尘有 效吸收的关 键指

标之一, 足够的液气比是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吸
收塔的液气比一般控制在

13~18 L/m

3

为宜,液气比

也不能设计过高,太高的液气比会使烟气中的液滴
夹带量增多,同样会增大除雾器的负荷。 因此在保
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液气比越小越好。

2.1.5

“湿烟囱”内筒型式的改进

“湿烟囱”定义 为用以排放 饱和 的 且 全 部 清 洁

过的烟气的烟囱。 目前电厂一般将采用湿法脱硫工
艺、取消

GGH

时的烟囱称为“湿烟囱”。对于湿烟囱

的设计,为尽可能减少从烟囱排放出去的液体并引
起烟囱降雨及环境污染,最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湿烟
囱内能有效地收集烟气带入的较大液滴及防止烟
囱内壁上的液体被二次携带,为此要求内筒形线及
内衬表面应尽可能地平滑,烟囱排烟筒内烟气流速
不得超过酸液液膜撕裂的临界流速,该临界流速与
内衬表面的粗糙度有关。

为此, 综合国内规程以及欧美国家的设计标

准,烟 囱筒内流 速一般按

18~20 m/s

取 值,考虑实

际运行中煤质的变化情况,流速宜取下限值。 某工
程每 台 锅 炉 吸 收 塔 出 口 净 烟 气 量 (

BRL

工 况 )为

1 418 243 m

3

/h

, 烟 道 内 筒 直 径 取

7.4 m

, 流 速 为

18.32 m/s

。 烟囱总高度

210 m

,为满 足环保对烟 囱

出口流速的要求, 烟囱内筒在

202 m

高处设置变

径,烟囱内筒直径由

7.4 m

收缩至

6 m

,变径管长度

6 m

,烟囱顶部留

2 m

的直段。烟囱内筒由“直筒型”

改为“直筒型

+

出口收缩段”型式设计,这样可以减

少烟流下洗,便于扩散,避免净烟气冷凝液在烟道
或烟囱里面沉积,同时在单台机组运行时,烟道与
烟囱入口位置为微负压状态,还可有效避免运行中
的烟气串风现象

[7-9]

。此方案的实施应在设计时综合

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2.1.6

烟囱内筒设置积液槽

从除雾器逃逸的液滴沉积在烟囱内筒的内表

面上,由于酸液量较大,随着液滴的不断沉积,它们
便会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同时烟气也会
对液体施加一个与烟气流同一方向的拉力,当来自
烟气的力达到或超出液滴自身重力和内表面的附
着力时液体便会从烟道或内衬壁上脱落,然后液体
会重新进入烟气流并被携带出烟囱。 为防止酸液的
二次携带,对采用钢内筒的烟囱的酸液排出设计建
议采用图

1

所示的型式。 由于烟囱底部的淤积物中

含有酸液、灰尘、吸收塔逃逸的浆液等,淤积物的粘
度较大可能造成酸液排出管的堵塞和结垢,必要时
烟囱底部的积液槽或灰斗处应设置冲洗装管道和
冲洗喷嘴。

1

湿烟囱钢内筒的酸液排出管典型设计图

(烟囱底部不设置排灰斗 )

2.2

运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石膏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