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进行淤地坝布局时,坚持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的原则,优先将
淤地坝安排在综合效益显著和迫切需要脱贫的地区。

  在淤地坝的利用上,实行每年汛后排尽积水,坝地随淤随用的原则。若种粮食作物,
汛期可能被淹没造成损失的地方,可种青饲料发展牛羊圈养,促进退耕还林还草。

  (3)兼顾原则

  淤地坝建设对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利时机,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水土流失和
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4)并重原则

  新建淤地坝与病险淤地坝加固并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
示范与推广并重。

  在病险坝多的地区,应优先安排修复;在已有淤出坝地因排水不畅形成沼泽化、盐碱
化的地区,应优先安排坝地排水设施,恢复其土地的使用功能。

  (5)参与原则

  淤地坝建设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兼顾发展生产的社会公益事业,建立
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淤地坝运行管理,建立淤地坝用户参与式管
理模式。使用淤地坝的农户应在当地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门的积极指导下,承担起淤地坝设
施的经常维护任务,特别是防汛任务。

  (6)可持续原则

  建立相对稳定的淤地坝体系,将拦泥、滞洪、造地、增产及综合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实
现水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户利用坝地增加收益的一部分,
在国家、省、地、县资金的支持下,滚动建设淤地坝,实现淤地坝的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淤地坝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淤地坝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
及面广和影响因素复杂,是一项长期、艰巨、技术复合型的系统工程。新时期的淤地坝建设
应树立全新的水保生态建设理念,突出科技支撑的作用,以科技进步推动淤地坝体系科
学和高效建设。针对淤地坝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和
应用研究。

  1.坝系相对稳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