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很成熟的情况下,油田组成了定向井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在马岭中 98 井进行定向井试验,历时 50 天,打
成井深 1472.7 米的定向井,井底水平位移 278:9 米,取得成功。

  八、九十年代,定向钻井技术有了新的提高和改进,定向钻井大量增加,丛式井组一排一排地转动在山坳之间

当地老乡高兴地说: 咋这疙瘩里又冒出了排子井!”

    三十年间,陇东钻井人根据高原地面和地下的特殊性综合发展钻井技术,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力量,钻井质量
和速度已非昔日可比。钻井确实成为油田开发的一支劲旅。

    

” “

曾经被判为 贫油 、 无油可采 的陇东,经过几番曲折、几番努力,终于建成了令世人侧目、令那些石油悲观

者大开眼界的大油田。但是,陇东油田,不是打一个窟窿就会自动流个满钵满盆。它低渗透的特质,要人们在它
的内部不断地挤压。除了油田压裂,油田注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着实让油田保持了青春和活力。

    70 年代,油田处于创业时期,勘探、钻井、压裂等技术异常活跃,奠定了油田崛起的基础。80 年代以后,经过
了 10 年的试采,进入正式开发阶段,油田注水技术吐绿了、开花了、结果了。

    

人要吃饭,油田要注水。道理是相同的。试采阶段的认识,使石油人提出了 打好注水仗,吃好注水饭 的口

号。注水,就是提高地层压力,补充地层能量,使油田持续稳产增产。

    在 10 年试采期,就已经投注水井 70 口,对各油田、各区块实施注水开发。正式开发的鼓点擂响后,油田注水
日益重要,注水井以每年近 20 口的速度增加,迅速补充着地下能量和压力。

    实践证明,要在油井上见效果,必须在注水上做工作;油井上有问题,要在水井上找原因。注水工作作为油
田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油田展开。1983 年,马岭油田对马岭中、北、南三个区块掀起注水会战,对一批长期
缺水井组采取了各种增注措施,加大了注水量,缓和了地下缺水的矛盾。对重点井组分层配水,把分井、分层注
水量从平面和层间进行了调整,调整水量 52 井次 71 层次,对恢复油层能量,减缓平面和层间矛盾,控制油井
见水和含水上升都起到了作用;对套管损坏的注水井检查和重座封融器,提高了水井的有效注水量,表现在油
层压力恢复上升,一半油井见到注水效果,累计注采比达 0.87。此后,注水规模跟随油田的扩大而扩大,伴随

生产开发的飞跃而飞跃。注水系统不断调整改造,工:艺流程不断发展完善。集呻 型大注水系统调整为中小型注
水系统,双干管单支管流程改为单干管单支管流程。增注技术、周期注水技术、小区块注水技术,在九十年代就
已形成。各种注水会战在油田的各个区块此起彼伏,地层压力得到科学、合理、持续补充,为油田开发步人良性

 

循环,实现长期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

年。石油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范围的 控水稳油 会议,对油田含水上升、油田稳产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提

出了新的要求。长庆油田和采油二厂结合会议精神,确定在马岭油田中一区 8 平方千米试验区、华池油田悦 22 区
两个控水稳油示范区,安排了 45 口井的措施量,实施压裂、酸化、强排、注水井增注、分注,使油井日产量由措施
前的 29.4 吨上升到 46.8

 

吨,不仅为稳产增产打好了基础,而巳为老油田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技术依据。

    

值得一提的还有陇东油田形成的 储量复查技术 。这项技术的出现,使油田开发技术迈向新历程。其实这项技

术是油田进入低迷时期被逼出来的。九十年代初,一度辉煌的马岭油田跌人低谷,产量徘徊不前。采二人过去骄
傲的神色不再,痛苦、焦急,但更多地是审视和思考。他们喊出:马岭周围找马岭,马岭里面找马岭。重振马岭

 

再建马岭的渴求鼓舞着他们。

    1997 年,采油二厂组织开展了油层普查工作,把老油田生产、挖潜的突破口放在新层发现和重新认识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