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本市场的机构和个人开设了 CFA 应试培训班,首期招生 100 人,课程历时 14 个
月,学费每人 5 万元人民币。面对丰厚的培训收入,瞄准各种金融证书的高端培
训公司雨后春笋般出现。
  当然,有利益必然有竞争。面对眼前海外兵团的介入,国内的培训机构做好
充分准备了吗?应该看到,在这场竞争中这些境外机构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
伴,谋求双赢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不同于大学里老师教课老师出考题,职业证书的认证和培训是分设的。因此
考证培训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国际认证的国内培训,在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等
方面,本土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今年 6 月 6 日,北京军事博物馆 6 个会场全部座无虚席,1283 名参加 CFA
考试的考生,正紧张地在英文试卷上答题。这次国内有 4000 多人报考,是 2000
年报考人数的 20 多倍。CFA 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另一些数字又让人对其前景难
以乐观。目前全球获得 CFA 资格的有 5 万多人。截至今年 4 月,CFAInstitute 在中
国有 193 名会员,其中只有 145 位拥有 CFA 专业资格。换句话说,国内从 2000 年
至今共有 1 万多人参加了 CFA 考试,而最终连过三关拿下 CFA 证书的,只有百
分之一左右。据介绍,CFA 在全球的认证通过率是五分之一,我们显然还差得很
远。CFA 难考是不争的事实。
  认证的通过率低,对于认证机构和培训机构来讲当然好处多多,但对国内
考生特别是对目前满足市场需求来讲,就未必是个好消息了。CFA 虽说是一个以
自修形式报考的专业考试,但要求严格,考生要通过三个级别、各长达 6 小时的
全英文考试,这对一些国内学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有人学了四五年,也没见着

证书的影子。最近也有 基金经理冷对 CFA”

“ ”

的文章,一个 冷 字,足以让人感到

火热背后的另一种滋味。

“ ”

  由此可见, 洋 认证进入中国过程中存在一个水土服不服的问题。培训全部
采用纯英文教材是不是最好?美国的金融背景和环境与中国的很不相同,所学
知识纯粹应付考试还是与国内实际相结合等等问题都摆在培训机构面前。
  前几年曾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 MBA,如今在国内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有
人说 MBA 是因多而滥,MBA

的 不幸 ,对于今天的金融培训市场应该是一个

警醒。